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在“无定”河畔,建“安定”之乡

水电基础局发布时间:2022-05-19 09:32:42  作者:李颖 倪新欣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平整的道路修到村民家门前,让幸福变绵长;清澈的水流灌溉农田,让收成更牢靠;希望的路灯立在安谧的村庄,让前路被照亮。

“解民忧、办实事”,中国水电基础局巴图湾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部牢记央企使命、心系当地百姓,自2021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始终致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无定河畔建“利在千秋”工程,走“乡村振兴”之路,建“安定美丽”之乡。

“我们村的幸福大道”

“村民们之前一直走的是坝顶的S215省道,旁边倒是有条旧路,只是闲置了很多年了。”2021年3月进场伊始,项目团队在与巴图湾村委会协商时,村主任道出了难处。

巴图湾水库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上游。河流携泥沙而来,水流深浅不定,河道清浊无常,故得名“无定”。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带领群众走向“安定”,一代代人把梦想播撒在这片土地。

村民散落居住在水库大坝两侧,施工期间坝顶道路需要封闭,为保障村民出行,最优方案即为启用旧道路。然而旧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会车困难,出行安全风险不小。

“马上整修旧路,无论如何,都要保障老乡们安全正常生活。”项目经理吴宝贵雷厉风行,立即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开会,商讨修路事宜。

测数据、做核算、调研需求、协调材料……为尽快修好道路,项目部全体人员兵分几路,全力投入修路。

“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项目部测量员张庆虎天不亮就带领测量小分队出发。全长3.2千米的道路,他们不放过一处弯道、一个小坡,详细的数据记录为后续道路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长赵玉杰核算需求后,从施工现场抽调出2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和一个班组。“多点人手,咱们争取半个月把这条路修好。”

“原道路只有4米宽,现在拓宽的话,混凝土、砂石料……一样都不能少。”项目物资部主任单闻博逐一计算所需材料数量,立即协调材料进场。

保证群众安全顺利出行,成为项目部此时的头等大事。伴随着机械开动,旧路平整、扩宽、浇筑混凝土稳步推进,新设防撞墩、道路指示牌也同步跟进。施工班组分工明确,争分夺秒抢修道路。

投入近20000立方米砂石料、20000平方米煤矸石、1600立方米红砖……13天后的傍晚,一条7米宽的崭新便民道路出现在村民眼前,迎着夕阳,洒满金光。

“这路又宽敞又整洁,是我们村的幸福大道!”64岁的村民韩琴站在新修的路边,竖起大拇指。

“这条路就是桥梁,把我们和村民的关系搭建了起来,把乡亲们和幸福美好生活连接了起来。”施工员齐志看着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心中充满骄傲与自豪。

“让每分田都有水喝”

“当地6、7月份农业用水量最大,又赶上大坝明渠施工闸门无法开启,下游农田灌溉缺水啊。”农民出身的搅拌站师傅张勇和工友聊天时的这句话引起了项目安全总监邸阳的注意。

巴图湾村地处半干旱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常年饱受干旱灾害频繁困扰。为了让庄稼有水喝,每年耕种期间,村民都是从水库库区取水来满足灌溉需求。

“咱们大多都是农家子弟,庄稼的收成对老乡们来说多重要不言而喻。”项目总工程师胡军在工程进度会上当机立断,先买泵,修水渠,保农种!“这都4月初了,眼瞅着就到今年的灌溉期了,工程建设期间绝不能耽误农耕。”

实地踏勘、测量数据、了解民意……“保农种”号召一响,项目部青年们自告奋勇,当即成立“田埂突击队”,奔走于村委会、老乡家以及田间地头。

“咱们最佳灌溉期是在啥时间呀?”“您家的田地在哪个位置?”“灌溉一次要多长时间?”……突击队员们事无巨细,一一问到。

“现在每家每户的田地在哪儿,我可是了如指掌。”工程部的小伙子张士博一脸“得意”。“村里的老乡我还都认识呢,每次见了和我打招呼,特别热情。”综合办公室的韩建同“不甘示弱”地回应。

完善的前期走访、调研准备,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突击队成员们仔细汇总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信息,随即分头计算工程量,核算所需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投入。修建农田灌溉系统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管道长度、水泵承载力等都要留出富余量,防止灌溉高峰期出现意外。”单闻博在计算所需物资材料时专门叮嘱。

“田埂突击队”一刻不停,尽显青年锐气和担当。他们又挽起袖子,扛起锄头来到田间,和工人们并肩修建灌溉系统。

短短20多天,布设管道走向、增设抗旱固定泵点、铺设管道快速完成。在3台30千瓦水泵“加持”下,水流通过700米长的管道欢快流淌进农田,巴图湾村有了“专属”的农田灌溉系统。

“我们的愿望很简单,让每分田都有水喝、每粒粮都不会干涸,村民们灌溉无忧,我们也能安心做工程了。”吴宝贵和胡军走进田间,察看修好的灌溉系统,“今年咱们吸取经验,技术先行,动力紧跟,小伙子们这股拼劲就是队伍最大的动力。”

村民在远处打着招呼,生机和希望在这片土地孕育。在这段互相成就、互相体恤的日子,彼此的心更近了。

“路灯解决了大问题”

“项目部在这一年多,为我们修路,为我们装路灯……村里年轻人少,很多事儿找他们比我们自己孩子还放心。”村里老人们对项目部的依赖,让项目团队每个人心中多了一份温暖和责任。

如今在无定河边走一走,不难发现“安定”成了村民们聊天时的高频词。说起这变化,工程开工4个月后,胡军和当地员工王文银的一次聊天,为这“安定”带来不小贡献。

“这条路一到晚上一点亮都没,家里老人和孩子就根本不敢走。”聊起夜晚的乡村,王文银脸上显出担忧。

身为党员的胡军把这句话放在了心上。“水库周边的路比较崎岖,没有路灯,晚上乡亲们出行肯定很不方便。”经过商议后,胡军决定带领项目党员一起行动,为巴图湾村安路灯。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太阳能路灯可能更合适。”实地考察后,电工孙大伟建议。巴图湾村北边就是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广人稀,随着灌溉季节到来,村子里隔三差五停电,普通路灯难以满足荷载。

安装方案核定后,项目部安排人员实地测距、采购路灯。“根据实地测量提供的道路距离,已经联系订购了10根灯杆,3天后肯定送到。”单闻博对自己的安排相当自信。

盛夏的一天,天刚蒙蒙亮,伴着鸟叫虫鸣,胡军带领队伍挥动锄头开始忙碌。定点、挖坑、埋预埋件、浇筑混凝土,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就像是对待一项“大工程”。

上班修水库,下班装路灯,大家伙儿见缝插针忙了5天,终于大功告成。夜色降临,巴图湾村道两旁,10盏绿色节能的“小太阳”升了起来,村民们脚下越走越宽的路也更加“亮”了起来。

“路灯后续的维修,我们也会继续负责,保证让这路灯实实在在起作用。”吴宝贵向前来围观新路灯的村民们做出保证。

“这路灯解决了大问题。因为水库的建设,我们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里年轻人回来也能吃上旅游饭了。”巴图湾村委会委员张文亿笑容满面。

因为这座水库,这里成了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前来旅游的人少,村子里年轻人都往外走,打工挣钱。“你们在这里修的不仅仅是水库,还是我们的安定生活。”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巴图湾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正在稳步构建,村民们追求富裕生活的奔头也越来越足。在淳朴民风熏陶下,在青山绿水映照中,巴图湾水库如明珠般让无定河熠熠生辉。

巴图湾水库项目施工现场


青年突击队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