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综合新闻

50多年前,他们这样解决山区通电难题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2-18 00:00:00

  20世纪60年代末,浙江省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社会用电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供电设备及建设资金匮乏等原因,电力建设尤其是山区及偏远农村电力建设难度极大。

  20世纪70年代,在嵊县(今嵊州市),一群电力工作者通过改造设备、采用单相供电的方法降低成本,找到了适宜山区实际的电力建设方案,用单相供电方式解决了当时这些地区的农田灌溉、农副业加工和农村照明用电等问题,给山区居民带去光明。

  从三根电线到一根电线

  1970年6月,嵊县电机厂副厂长陈文奎带着精心准备的材料,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

  从嵊县出发,坐汽车,转火车,换乘电车,一路走走停停,离北京越近,陈文奎的内心就越发不平静——他的目的地是中南海。

  1970年6月18日,周恩来、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务院小礼堂接见了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会议等会议的代表。陈文奎作为代表之一,介绍了嵊县实行单相供电的原理及情况。周恩来总理听后笑着鼓励道:“技术前进是没有止境的。”

  对千里之外正埋头苦干、开展单相供电试验及线路改造的电力工人来说,这句话给予了莫大的激励。

  单相供电,简而言之就是将原本由A、B、C三相的三根电线送电的方式改成由一根电线送电,在资金、材料匮乏的背景下可以减少导线的使用、简化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用材节省、结构轻小、成本低廉,且运行维护方便,适于在当时的山区农村推广。

  1968年,嵊县实施单相供电试验并取得成功,并于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在山区推广应用。在资金、设备、物资匮乏,绝大多数农村无电的历史条件下,单相供电对于当时发展电力事业及助推山区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人民日报》在1970年7月19日在重要版面刊发长篇通讯,报道这一创新做法。

  从这座山头到那座山头

  1968年,嵊县除了城区,大部分山区农村还没有电,特别是偏远贫困山区,广大农民还靠点煤油灯照明,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为此,嵊县电力公司在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农电局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下,开展单相供电试验并取得成功。

  虽然试验成功了,但单相供电采用了进口的单相变压器。若想在农村山区推广,必须先解决单相变压器的自主生产制造难题。

  唐玉全作为当时嵊县电力公司唯一的大学毕业生,协同技术人员尹在余、汪金铨、刘一飞等人扛起了这个重担。他们在电修车间里不断试验、修改、再试验,不眠不休地奋战了好几个夜晚。最终,在嵊县电机厂的支持参与下,他们联合省机科所、宁波变压器厂共同研制出1台单相干式15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并在上东区小柏公社土块大队投入试运行。

  1968年9月16日,嵊县电力公司在土块大队成功开展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试验,供负荷7千瓦的大队加工厂生产用电。同年10月10日,嵊县里东区幸福公社立新大队排灌站作为新试验点投入运行。该排灌站架设单相线路1.6千米,安装15千伏安变压器1台,可灌溉4千米范围内9个大队的200余亩水田,并为大队农副产品加工提供电源。

  两个试验点相继试验成功后,1970年,嵊县继续扩大单相供电试验范围,建成里东单相供电试验区,使里东区4个公社43%的大队实现电力灌溉和电力制茶生产。

  单相变压器的顺利投产扫清了单相供电向山区延伸的障碍,单相线路迅速向山区铺开。

  1971年,单相线路架设至新山公社,需跨越南山水库尾部,两山之间跨度为660米。没有运输车辆,大伙肩扛手提,鞋子磨破了,肩头勒肿了;没有材料,就把退役的7米高水泥杆剖开再利用。他们摸黑收工回到电管站,没有下饭菜,用筷子蘸盐也能吃下两大碗米饭,还乐呵呵地美其名曰“笋干蘸白糖”。

  当时嵊县电力公司共有员工108名。大家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材料、技术和经验不足等各种实际困难,共参与研发发电设备4种、变压器3种、电动机4种,并在山区农村广泛试点应用。

  在发展中完成“历史使命”

  1971年,单相电架到了位于上东山区的下王镇樟家田村。灯泡点亮的瞬间,村民们欢呼起来,巨大的欢呼声在茶山竹海间回荡。屋里通电了,村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触碰白炽灯灯泡,一脸新奇与欢喜。

  至1976年,嵊县全县共建10千伏单相线路480.4千米,全县92%的农户用上了电,低压电网遍及全县农村。1979年,嵊县电力公司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夯实山区供电基础,提升供电可靠性。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电网科技不断进步,单相线路在供电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嵊县山区电力线路于1983年起逐步改回三相供电。

  1993年,当时仅有177户的樟家田村虽有近千亩梯田,但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村级经济单一薄弱,还是个“穷山窠”。有些村民因距离村级变压器太远,连生活用电也成了问题。樟家田村村支部书记、嵊县电力公司退休员工陈建苗积极推动樟家田村三相线路改造。供电稳定了,村民用上了碾米机,制茶也有了柴电混用机。1998年,村里的茶叶加工户陈仁灿购买了柴电混用的辉白茶机,实现了制茶设备和工艺的变革,茶的质量和产量显著提升,村民增收有了途径。

  1997年,嵊州市人民政府把“改善山区条件,改造单相线路100千米”列为当年全市十大实事工程之一。1997年12月28日,嵊州市电力公司提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单相供电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浙江绍兴供电公司供图)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