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含金量”满满,重庆工程公司科技工作年度成绩单出炉

重庆工程公司发布时间:2024-01-11 14:04:38  作者:周尧

2023年,重庆工程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重庆工程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多项突破,完成科技成果243项。8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新受理发明专利66项,为2024年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篇,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5篇,工程索引(EI)论文7篇。2篇论文获2023年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电力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优秀论文二、三等奖。2篇论文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年工程建设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二、三等奖。4篇优质论文被中国电建专业期刊《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收录。2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电建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三等奖。

全年发布工法40篇,2篇工法入选中国电建施工工法。公司参赛数字场景“工业园区智慧低碳能源EPC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平台”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三等奖;参加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荣获优秀成果转化奖3项。发布软著11项,主编行标2项、参编国标11项、参编团标2项、地标2项,其中发布国标1项、团标1项、行标1项,行业市场竞争优势更加突显。

行业竞争力突显

重庆工程公司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成为全市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奖”的10家单位之一,是南岸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公司发布《科研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制定63项科研项目清单,加快推进科技研究逐步自强,持续推进“村镇可再生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工程示范”“寒区特大风电工程冻害防控与先进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等相关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推动技术攻关从“被动解决”向“主动布局”转变。公司现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7个。公司着力原创引领性核心科技攻关,《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一体化装置研究与应用》《山区软弱土地基纤维水泥搅拌桩力学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目获得阶段性进展。省部级重点专项科技项目“基于边缘计算的局部放电多通道智能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个项目有序推进,并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开展实施应用。

公司积极参与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活动,5人入选重庆市企业创新达人百人名单,1人入选重庆市十佳宣讲代表,5人在重庆市一线科技工作者岗位创新争先行动中获奖。公司1人获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1人入选重庆市“江南菁英”人才,1人获聘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社局首席技能大师,3人获聘公司首席技术专家,2人入选中国电建千人领军人才计划,35人入选中国电建万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持续推进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建设,2名全职博士、2名兼职博士进站开展氢能等能源领域相关研究。

创新平台蓄势赋能

重庆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同意在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家单位设立重庆海智工作站的通知》,重庆工程公司公司成功获批入选。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式揭牌,公司携手重庆大学等高校在高端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申报重庆市山地灾害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2023年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这也是两江协同创新区首个获批的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赵华林大师工作室开发改良的半自动等离子切割装置正式投入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成果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重庆中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重庆工程公司将继续提升科技创新优势,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科技铸就发展,以创新共创未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