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发电公司“创新奋进杯”目测煤质竞赛后记

  为提高燃料管理一线员工的煤质鉴别能力, 7月1日,株洲发电公司举办了“创新奋进杯”目测煤质竞赛,来自该公司设备、发电、燃料、计划等6个部门的2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紧张角逐和评委们按化验结果评分,最终陈力舸获得一等奖,万梁、王文获二等奖,袁康、周平、郑良威获得三等奖。

  不借助任何工具和仪器,不对煤样进行化验,他们是如何“火眼金睛”识别煤质,甚至准确地分析出煤的低位发热量和全水分呢,笔者带着疑问走进现场,采访了获奖的他们。

  采制一线的他们,平凡却不平庸

  这次获奖的六位选手里面,有三人来自该公司燃料管理部采制班。接到采访任务,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要去采制班。走进采制班,班组文化样板间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是一个老牌的荣誉班组,一整面墙的荣誉奖牌闪闪发亮,特别打眼: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株洲市“模范职工小家”、华银公司“学习型标杆班组”、该公司“标杆班组”“一流班组”……荣誉奖牌数不胜数,今年上半年班组又获得了“大唐工人先锋号”这一重大荣誉。看到这些,对于采制班能包揽这项赛事的一半奖项也就不奇怪了。

  副班长陈力舸获得了此次竞赛第一名。1988年进入株电公司的他,已经在燃料一线岗位工作了十几年。谈到煤质目测的秘诀,他说这跟看病一样,要用到“望、闻、问、切”的手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在采制和化验中,要认真细致,多看多记,通过数据对比,积累经验,才能提高目测水平。目测煤质最主要是看煤的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运输方式的煤,特性、成分都有差异。对于每个煤种的特点,他如数家珍,硫分高的煤有明显味道,且颜色发黄,捏起来的手感也不一样。有的煤种会夹杂小石头,捏不碎。而煤的水分主要通过干湿度和颜色来判断。

  提及他个人的工作经历,他则更多地谈到了班组的现状:班组生产任务重,且要把好燃料入厂的第一关,责任十分重大,而班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人员紧张。每一个新进班组人员,他都会手把手教,让他们能尽快胜任工作。作为班组长,他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除了每周六、日的轮流值班,班员们有身体不适或者培训取证不能上班的时候,他都尽量自己顶上。加过多少班早已记不清楚,他说,“这有什么好算的,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不出差错。”记得有次因为第三方原因,导致化验结果对比出现较大偏差,班员们已经下班,劳累了一整天的他又换上了工作服,重新采样做样,帮助校正结果,一直忙到晚上7点。而到了晚上12点水运煤到时,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而这不过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他也还一直配合着汽车采样机的检修工作。

  周平是采制班的一名普通采样员。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完成火车煤的接卸车。谈及竞赛感想,他很谦虚,“我只是现场看煤看得久,懂一点煤的特点,比如颜色、颗粒之类,没有什么水平,还有很多厉害的,你去采访他们。”通过交谈得知,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11年,2004年进入株电公司,一直在燃料一线工作。他并不善于言辞,采访很快就宣告结束。而他起身的一刻,却让我肃然起劲,那挺拔的身材,矫健的步伐,军人风采依旧。纵然不在部队里,他依然有军人的担当,甘守这平凡的岗位,在公司燃料生产一线挥洒汗水、默默奉献。

  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获得比赛二等奖的万梁是燃料调运部的一名普通员工,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江西某煤矿上。在电话采访中,对于获奖,他看的风淡云轻,认为没什么,“只是在煤矿跑的多,做调煤工作必须得懂煤”。从1984年进入株电公司,他在发电运行岗位干了20多年。2006年来到燃料调运岗位以后,出差成为常态,过年过节有时不能回家成为他的遗憾。幸而现在儿子已经工作,他可以放心在外“跑煤”。为了该公司的“口粮”供应,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来自燃料运输部的王文获得了此次竞赛的二等奖。1997年进入株电公司的他,在生产一线的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事过发电运行、燃料质检,也去过攸能代运,现任燃料运输部斗轮机司机。谈到此次竞赛,他特别开心“从没想过会获奖,竞赛那天当班,临时喊我过去参赛,完全没准备。”“以前干过三年燃料质检组组长,积累了一些经验,看看煤的颜色,摸摸颗粒大小,还是能找到一些感觉。”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时间在朋友圈晒出了获奖证书。机会从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的获奖秘诀正如他在朋友圈说的,“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袁康是此次竞赛中最年轻的获奖选手,现任设备管理部燃运点检工程师。青春如他可谓多才多艺,会谈吉他,会唱歌,在公司60周年晚会上有精彩演出。他还是管理团支部的团支部书记,组织团员青年们开展拖电缆等多次青年突击行动,化身志愿者参与爱心支教、道德讲堂等活动。在工作中,他不管是在发电运行岗位三班倒还是设备点检岗位24小时值班,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善于学习,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生产管理人才,是该公司广大团员青年的优秀代表。关于竞赛,他说,“跟煤打交道的时间不算长,对煤的特性还没完全摸透,这次获奖给我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我还有很多要向师傅、前辈们学习。”

关键词: 区块链, 株洲发电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株洲发电公司“创新奋进杯”目测煤质竞赛后记

作者:汤胜兰  发布时间:2019-07-31   来源:中国电力网

  为提高燃料管理一线员工的煤质鉴别能力, 7月1日,株洲发电公司举办了“创新奋进杯”目测煤质竞赛,来自该公司设备、发电、燃料、计划等6个部门的2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紧张角逐和评委们按化验结果评分,最终陈力舸获得一等奖,万梁、王文获二等奖,袁康、周平、郑良威获得三等奖。

  不借助任何工具和仪器,不对煤样进行化验,他们是如何“火眼金睛”识别煤质,甚至准确地分析出煤的低位发热量和全水分呢,笔者带着疑问走进现场,采访了获奖的他们。

  采制一线的他们,平凡却不平庸

  这次获奖的六位选手里面,有三人来自该公司燃料管理部采制班。接到采访任务,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要去采制班。走进采制班,班组文化样板间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是一个老牌的荣誉班组,一整面墙的荣誉奖牌闪闪发亮,特别打眼: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株洲市“模范职工小家”、华银公司“学习型标杆班组”、该公司“标杆班组”“一流班组”……荣誉奖牌数不胜数,今年上半年班组又获得了“大唐工人先锋号”这一重大荣誉。看到这些,对于采制班能包揽这项赛事的一半奖项也就不奇怪了。

  副班长陈力舸获得了此次竞赛第一名。1988年进入株电公司的他,已经在燃料一线岗位工作了十几年。谈到煤质目测的秘诀,他说这跟看病一样,要用到“望、闻、问、切”的手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在采制和化验中,要认真细致,多看多记,通过数据对比,积累经验,才能提高目测水平。目测煤质最主要是看煤的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运输方式的煤,特性、成分都有差异。对于每个煤种的特点,他如数家珍,硫分高的煤有明显味道,且颜色发黄,捏起来的手感也不一样。有的煤种会夹杂小石头,捏不碎。而煤的水分主要通过干湿度和颜色来判断。

  提及他个人的工作经历,他则更多地谈到了班组的现状:班组生产任务重,且要把好燃料入厂的第一关,责任十分重大,而班员年龄结构普遍偏大,人员紧张。每一个新进班组人员,他都会手把手教,让他们能尽快胜任工作。作为班组长,他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除了每周六、日的轮流值班,班员们有身体不适或者培训取证不能上班的时候,他都尽量自己顶上。加过多少班早已记不清楚,他说,“这有什么好算的,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不出差错。”记得有次因为第三方原因,导致化验结果对比出现较大偏差,班员们已经下班,劳累了一整天的他又换上了工作服,重新采样做样,帮助校正结果,一直忙到晚上7点。而到了晚上12点水运煤到时,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而这不过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他也还一直配合着汽车采样机的检修工作。

  周平是采制班的一名普通采样员。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完成火车煤的接卸车。谈及竞赛感想,他很谦虚,“我只是现场看煤看得久,懂一点煤的特点,比如颜色、颗粒之类,没有什么水平,还有很多厉害的,你去采访他们。”通过交谈得知,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11年,2004年进入株电公司,一直在燃料一线工作。他并不善于言辞,采访很快就宣告结束。而他起身的一刻,却让我肃然起劲,那挺拔的身材,矫健的步伐,军人风采依旧。纵然不在部队里,他依然有军人的担当,甘守这平凡的岗位,在公司燃料生产一线挥洒汗水、默默奉献。

  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获得比赛二等奖的万梁是燃料调运部的一名普通员工,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江西某煤矿上。在电话采访中,对于获奖,他看的风淡云轻,认为没什么,“只是在煤矿跑的多,做调煤工作必须得懂煤”。从1984年进入株电公司,他在发电运行岗位干了20多年。2006年来到燃料调运岗位以后,出差成为常态,过年过节有时不能回家成为他的遗憾。幸而现在儿子已经工作,他可以放心在外“跑煤”。为了该公司的“口粮”供应,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来自燃料运输部的王文获得了此次竞赛的二等奖。1997年进入株电公司的他,在生产一线的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事过发电运行、燃料质检,也去过攸能代运,现任燃料运输部斗轮机司机。谈到此次竞赛,他特别开心“从没想过会获奖,竞赛那天当班,临时喊我过去参赛,完全没准备。”“以前干过三年燃料质检组组长,积累了一些经验,看看煤的颜色,摸摸颗粒大小,还是能找到一些感觉。”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时间在朋友圈晒出了获奖证书。机会从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的获奖秘诀正如他在朋友圈说的,“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袁康是此次竞赛中最年轻的获奖选手,现任设备管理部燃运点检工程师。青春如他可谓多才多艺,会谈吉他,会唱歌,在公司60周年晚会上有精彩演出。他还是管理团支部的团支部书记,组织团员青年们开展拖电缆等多次青年突击行动,化身志愿者参与爱心支教、道德讲堂等活动。在工作中,他不管是在发电运行岗位三班倒还是设备点检岗位24小时值班,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善于学习,敢于担当,尽职尽责,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生产管理人才,是该公司广大团员青年的优秀代表。关于竞赛,他说,“跟煤打交道的时间不算长,对煤的特性还没完全摸透,这次获奖给我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我还有很多要向师傅、前辈们学习。”

      关键词:电力, 株洲发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