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蒙山沂水换新颜——可靠电力注入强劲动能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6-04 12:20:41  作者:本报记者 田雪乔 赵迪 通讯员 隗茂春 张进 薛

  四月踏春行,记者来到了山东临沂。八百里蒙山沂水,春光无限。

  沂河滔滔,两岸高楼林立、灯火璀璨;蒙山巍巍,梯田细致如工笔画,电灌活水滋润出满目新绿……“一年一个样!变化太快了、太大了!”游客惊叹,当地人也忍不住感慨。

  红色热土激荡发展大潮,可靠电力注入强劲动能。

  在十万英烈鲜血浸染的大地上,银色巨龙般的电网线路交织成新的骨骼;电流昼夜奔涌,给沂蒙精神的新时代实践注入了强劲动能。山乡巨变,地覆天翻。“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20世纪40年代传唱至今的《沂蒙山小调》新意迭出,来到这里的人无不发自肺腑地赞一声沂蒙好风光!

  千里银线送深情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革命战争年代,全县30余万人次参军支前,涌现出“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八十余载斗转星移,这片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土地有了光与电的新故事。

  “特高压站,那是啥?哦!你说那个大电厂啊,知道!”

  在特高压沂南换流站工作多年的王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误会。±800千伏的电压等级即使在电网企业中也并不常见。站内整齐排列的设备科技范儿十足,让人颇有距离感。“其实这儿离咱的生活也没那么远。”王彬笑着说。

  蜿蜒超过1000千米的±800千伏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昭沂直流)在沂南画上了句点,架起了能源远距离传输的高速公路。

  朝发夕至?不,立发立至!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远道而来的电在这里汇入大电网,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用能的迫切需要。特高压,这张创新结晶成的中国“金名片”,让电实现了最动人的“穿越”。

  “十三五”期间,包括昭沂直流在内,临沂境内“两交两直”工程建成,当地电网全面融入特高压骨干网。“它们彻底改变了临沂电网的结构。”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人才、临沂供电公司配网调度班班长亓富军说,“我在调度岗位干了快30年。这样坚强可靠的大电网,我们盼太久了!”

  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层峦叠嶂的沂蒙山曾是革命星星之火的天然保护屏障,在和平年代则是当地发展需要翻越的另一重关山。

  在紧邻沂南的费县,1000千伏山东—河北特高压环网工程穿山越岭,向东西延伸。线路北侧,西红峪村藏在大山的褶皱里。不到3千米的距离浓缩了当地电网几十年的变迁。一提起用电的事儿,90岁的西红峪村村民林清发拄着拐棍就要去找老照片。照片定格了25年前的那个难忘瞬间:1996年农历大年三十,温暖的灯光在村里8户人家亮起,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户户通电!

  “我们党刚到沂蒙山的时候能有多少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人民群众,根据地慢慢扩大,军队也越打越多。你们电力员工也是一样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告诉记者。赤脚过泥潭、顶风冒雪运杆架线,电力员工靠肩扛手抬把线路架进大山深处、把光明送进千家万户。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当地人自发来帮忙。“千里银线送深情 万家灯火谢党恩”,红彤彤的春联见证着红色基因的电力传承。

  户户通电后,村村通动力电、机井通电、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持续推进。如今,临沂各县区均由2座及以上220千伏变电站供电,“两纵两横”500千伏网架初具雏形。

  2020年,临沂全社会用电量达499.86亿千瓦时,是50年前的500多倍,预计在“十四五”末将达到700亿千瓦时。电力的跨越式发展点亮了老区续写红色荣光的新征程。

  电亮乡野织锦绣

  穿行沂蒙山,奇特的崮态地貌引人注目:山顶齐平,四围峭壁陡立,而后坡度变缓至山脚,宛如一顶顶“石头帽子”。

  曾几何时,在这十里同村、隔山为邻的老区,贫困是人们头上一顶更沉重的帽子。“我们饮沂河水、食沂蒙粮,为老区人民服务,是该有的报答。”怀着这样的信念,20世纪80年代,电力员工在老区打响了扶贫架电攻坚战。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电力扶贫的精度、深度和热度进一步升级。

  在孟良崮战役旧地,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新孟良崮战役”?闻名全国的蒙阴蜜桃色泽艳丽、汁甜如蜜,桃树从萌芽开花到果实成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然而,2018年4月,临沂供电公司派到蒙阴县野店镇坪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厉波刚到坪安村时,看到的却是一条断流的河。

  勘查、设计、建设紧锣密鼓。2019年,坪安村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赶在当年6月前完工的三道拦河坝却及时为村子锁住了“救命水”。“桃子结得特别大,卖三块五一斤嘞!”提起那年的好收成,村民李春英笑得合不拢嘴。当年,坪安村摘掉了贫困帽。

  “很辛苦,很难啊。他来了,就是带着俺们闯、换脑筋。”村里的老党员公丕勤话不多,但村里有什么事,总是冲在前面。提起厉波,他点着头,竖起大拇指。

  2014年以来,临沂供电公司共选拔34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累计完成987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任务,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732座,结算上网电费及补贴2.1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5.5万人。“输血”“造血”并举,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如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老区接续赶考,电力始终先行。

  “厉书记和我们村支两委一起规划了大棚养羊、菊花茶种植项目,现在还在考虑民宿旅游的事儿。北边的安坪崮、南边的辽阳崮,都没怎么开发,风光好得很!”坪安村村党支部书记公茂旺说。

  的确,日新月异的老区,一村一景皆是好风光。

  112.4亿元!刚刚落幕的第九届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再度展示超强的吸金能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临沂农展馆“血拼”之余,也被展馆所在的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深深吸引。20年前,代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民心散、村风乱;如今,代村集体产业总值达36亿元,是有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

  “代村在1968年通了电,是兰陵县通电最早的村子。村里老百姓的生活、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时代楷模、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说。

  商城人流如织,社区绿树掩映,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百亩郁金香竞相绽放……不少人驻足“中国知青村”党性教育基地,这里曾是千余名农场职工和兵团战士奋斗生活的地方。职工宿舍、生产仓储等一排排旧式建筑忠实地记录下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村东,一道新的风景线形成:兰陵农企园的部分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已经投产。当地供电公司新建10千伏线路10.85千米,提前完成配套电网建设,为村民增收、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风光无限谱新篇

  日子还会越来越美。

  山水沂蒙、绿意愈浓,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加速清洁低碳转型的电网点燃了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昭沂直流2019年1月投运至今,累计向山东输送电量537亿千瓦时,相当于山东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9。这条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工程让山东可少建10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消耗2520吨。清洁电不止来自远方,还来自老区的绿水青山。

  截至2020年年底,临沂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比例从2015年的11.2%提升至41.3%,达408.8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三,发电量占比提升至10.8%,能源结构加速优化。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电网的积极应对来自各个方面——

  “‘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还会涨。”亓富军带领的创新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攻关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做最好的护网人是我们的目标”。费县大山深处,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的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今年6月即将竣工。与特高压输电相配合,这个巨大的绿色“充电宝”将在电网削峰填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电网企业深入推进电能替代,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最大的板材生产、交易和出口基地,临沂正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我们的定向结构刨花板项目是临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年产板材30万立方米。这种板材无甲醛释放,是很多高端家具的必备材料。”山东旭美尚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李明波说,“生产线24小时不停,用电从来不掉链子。”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结合点,临沂还是“中国物流之都”。年货物吞吐量达1600万吨的金兰物流园是山东省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目前正计划西迁到当地新规划的国际陆港。运营部经理黄炳学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再投放一批电动物流车,进一步提升物流园的绿色低碳水平,“我们已经和供电公司联系好了,他们非常支持!”2010年6月,临沂焦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成投运。这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截至2020年年底,临沂供电公司累计建成充电站164座,各类充电桩1932个,服务新能源汽车行驶5694.74万千米,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677.66吨。绿色出行成为老区新风尚。

  “村里有买电动汽车的,就这两年!”从草莓大棚里出来,兰山区白沙埠镇向阳村村民董玉珍擦了把汗。这几天,她正为草莓上市忙碌着。等忙完这段时间,她准备好好考虑一下买车的事儿。

  远望苍山如黛,这片她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醉人风貌仍在,又着实换了新颜。

  (李振、郭磊、崔秀霞、陈艳、季文晓、申勇、张前进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