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员工的援藏经历

我叫赵小燕,是河南濮阳供电公司运维部综合室党支部书记。2017年4月17日,经过层层选拔,我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帮扶生涯。

援藏队伍中,我不仅是46岁的老大姐,还是国网河南电力此次援藏干部中唯一一名女同志。此外,我听说当地的工作环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我一定要迎难而上!”我对自己说。

克服高原反应 农网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刚下飞机,我就被西藏美丽的景色吸引,除了有点心慌似乎没有强烈的高原反应。没想到3个小时后,我上吐下泻、头晕乏力,只能躺在酒店的床上吸氧。

有同事劝我坚持不住就回去。这怎么可能!经过一个星期每天到医院输液、吸氧,高原反应得到缓解,我也逐渐进入了工作状态。

我被安排到日喀则供电公司运检部担任挂职副主任,主要负责变电专业管理等相关工作。一上任,我就把日喀则供电公司供区的16座110千伏变电站全部走了一遍,对电网构架、人员结构、工作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是2017年西藏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日喀则供电公司负责46个施工项目,其中涉及变电工程的有26个。

工期紧、任务重,所有项目的验收、启动、投运都由运检部负责。为了实现工程零缺陷投运,我组织制订了工程验收标准化流程,并在8座110千伏变电站实行标准化验收模式。

渐渐地,我对一路上巍峨的群山、棉花似的云朵和随处可见的牦牛不再感到新奇。持续的缺氧高寒环境、崎岖的山路和对家人的思念才是我每天要面对的。

110千伏岗巴变电站位于海拔4700米的山上。在去验收的路上,由于长时间颠簸,我开始头晕恶心、嘴唇干裂、流鼻血。

“小燕,今天任务重,你在附近休息吧。我都有点吃不消,更别说你是女同志了。”

“没关系,我心里有数,快开车吧!”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努力超越自己。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7年,日喀则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如期完成。我带领的变电运维团队也在一次次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

师带徒见成效 付出特别有意义

2017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设备资料。一个名叫次仁白珍的藏族女孩来到我的办公室。

“我是上海交大机电系的大三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是回家乡的供电公司工作。我想提前来实习了解一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途径?”

眼前的藏族姑娘梳着干净利落的马尾,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格外明亮。我停下手头的工作说:“当然可以啊,我们非常欢迎!”我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习计划。

次仁白珍的家乡在日喀则的贫困县南木林。她家里收入有限,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看着为家里经济状况忧虑的小姑娘,我心生疼爱,主动负责起她的实习生活。

次仁白珍学的专业是计量与测量技术。我安排她分别到调控中心、运检部和营销部实习。

在运检部实习期间,我带她到变电站观摩消防演练,认识变电设备、二次控制及计量系统。实习结束后,她回到上海继续学业。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后来,我对这个姑娘有了更多的了解:她靠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以及申请一些贫困补助勉强维持学业。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次仁白珍找到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

现在,次仁白珍在拉萨一家电力企业工作。听她说学到了很多东西、长了很多见识,现在的日子充实又快乐,我感到很高兴。

除了次仁白珍,我在西藏还结交了很多年轻朋友。既然是帮扶,我希望把班组建设和人员培训的先进管理办法留在日喀则。在修编现场运行专用规程、组织专题讲座时,我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和我签订师带徒合同的卓嘎、龙永强、杨轲、侯通明等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高。这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

送电上云端 战士展欢颜

2018年9月,我受邀参与通大网电为驻守边疆前沿岗哨送电工程的验收任务。这也是我在援藏期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詹娘舍哨所位于海拔4655米的雪山顶上,被称作“云中哨所”。这里四周是悬崖峭壁,寸草不生,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哨所隐蔽且不通公路。战士们需要步行1千米的山路到一个平台取通过索道运送来的食材。

第一次来到条件如此艰苦的边防哨所,我坚定了为战士们送温暖和光明的决心。在高寒、恶劣的天气状况下,通大网电工程施工有效期仅有4个月。物资运输难度大,只能靠人力搬运,遇到大雾天气,还要在陡峭的万丈悬崖上架线、设台区,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战士们的戍守环境,我和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建好了最后一处台区。验收那天,在哨所驻守了7年的马班长早早备好了锅炉,急切地等着我们送电。

“过去,哨所用电都是靠柴油发电机,一天最多用3个小时,而且只能照明。每年最冷的那几个月,日子是真难熬,说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一点儿也不夸张。不过现在就好啦,哨所通了电,大家可以用上电暖气了!供电员工辛苦了,感谢你们!”马班长说。

我们在这边装着分段开关,另一边战士们早已经接好线等着通电。到了晚上,海拔4000多米的云海中闪烁起了点点灯光。“伸手可摘星、脚下飘浮云”的哨所终于实现了主电网供电。看着战士们的笑脸,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年1月,我完成帮扶任务回到濮阳供电公司。一年半的援藏经历是我终生难忘的回忆。日喀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愿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富饶。

关键词: 区块链, 河南电网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一位女员工的援藏经历

作者:张硕  发布时间:2019-02-20   来源:电力网

我叫赵小燕,是河南濮阳供电公司运维部综合室党支部书记。2017年4月17日,经过层层选拔,我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帮扶生涯。

援藏队伍中,我不仅是46岁的老大姐,还是国网河南电力此次援藏干部中唯一一名女同志。此外,我听说当地的工作环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我一定要迎难而上!”我对自己说。

克服高原反应 农网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刚下飞机,我就被西藏美丽的景色吸引,除了有点心慌似乎没有强烈的高原反应。没想到3个小时后,我上吐下泻、头晕乏力,只能躺在酒店的床上吸氧。

有同事劝我坚持不住就回去。这怎么可能!经过一个星期每天到医院输液、吸氧,高原反应得到缓解,我也逐渐进入了工作状态。

我被安排到日喀则供电公司运检部担任挂职副主任,主要负责变电专业管理等相关工作。一上任,我就把日喀则供电公司供区的16座110千伏变电站全部走了一遍,对电网构架、人员结构、工作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是2017年西藏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日喀则供电公司负责46个施工项目,其中涉及变电工程的有26个。

工期紧、任务重,所有项目的验收、启动、投运都由运检部负责。为了实现工程零缺陷投运,我组织制订了工程验收标准化流程,并在8座110千伏变电站实行标准化验收模式。

渐渐地,我对一路上巍峨的群山、棉花似的云朵和随处可见的牦牛不再感到新奇。持续的缺氧高寒环境、崎岖的山路和对家人的思念才是我每天要面对的。

110千伏岗巴变电站位于海拔4700米的山上。在去验收的路上,由于长时间颠簸,我开始头晕恶心、嘴唇干裂、流鼻血。

“小燕,今天任务重,你在附近休息吧。我都有点吃不消,更别说你是女同志了。”

“没关系,我心里有数,快开车吧!”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努力超越自己。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7年,日喀则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如期完成。我带领的变电运维团队也在一次次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

师带徒见成效 付出特别有意义

2017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设备资料。一个名叫次仁白珍的藏族女孩来到我的办公室。

“我是上海交大机电系的大三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是回家乡的供电公司工作。我想提前来实习了解一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途径?”

眼前的藏族姑娘梳着干净利落的马尾,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格外明亮。我停下手头的工作说:“当然可以啊,我们非常欢迎!”我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习计划。

次仁白珍的家乡在日喀则的贫困县南木林。她家里收入有限,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看着为家里经济状况忧虑的小姑娘,我心生疼爱,主动负责起她的实习生活。

次仁白珍学的专业是计量与测量技术。我安排她分别到调控中心、运检部和营销部实习。

在运检部实习期间,我带她到变电站观摩消防演练,认识变电设备、二次控制及计量系统。实习结束后,她回到上海继续学业。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后来,我对这个姑娘有了更多的了解:她靠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以及申请一些贫困补助勉强维持学业。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次仁白珍找到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

现在,次仁白珍在拉萨一家电力企业工作。听她说学到了很多东西、长了很多见识,现在的日子充实又快乐,我感到很高兴。

除了次仁白珍,我在西藏还结交了很多年轻朋友。既然是帮扶,我希望把班组建设和人员培训的先进管理办法留在日喀则。在修编现场运行专用规程、组织专题讲座时,我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和我签订师带徒合同的卓嘎、龙永强、杨轲、侯通明等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高。这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

送电上云端 战士展欢颜

2018年9月,我受邀参与通大网电为驻守边疆前沿岗哨送电工程的验收任务。这也是我在援藏期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詹娘舍哨所位于海拔4655米的雪山顶上,被称作“云中哨所”。这里四周是悬崖峭壁,寸草不生,每年有4个月的时间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哨所隐蔽且不通公路。战士们需要步行1千米的山路到一个平台取通过索道运送来的食材。

第一次来到条件如此艰苦的边防哨所,我坚定了为战士们送温暖和光明的决心。在高寒、恶劣的天气状况下,通大网电工程施工有效期仅有4个月。物资运输难度大,只能靠人力搬运,遇到大雾天气,还要在陡峭的万丈悬崖上架线、设台区,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战士们的戍守环境,我和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建好了最后一处台区。验收那天,在哨所驻守了7年的马班长早早备好了锅炉,急切地等着我们送电。

“过去,哨所用电都是靠柴油发电机,一天最多用3个小时,而且只能照明。每年最冷的那几个月,日子是真难熬,说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一点儿也不夸张。不过现在就好啦,哨所通了电,大家可以用上电暖气了!供电员工辛苦了,感谢你们!”马班长说。

我们在这边装着分段开关,另一边战士们早已经接好线等着通电。到了晚上,海拔4000多米的云海中闪烁起了点点灯光。“伸手可摘星、脚下飘浮云”的哨所终于实现了主电网供电。看着战士们的笑脸,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年1月,我完成帮扶任务回到濮阳供电公司。一年半的援藏经历是我终生难忘的回忆。日喀则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愿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富饶。

      关键词:电力, 河南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