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 > 竞争情报

多维度看中国能源2015(一)

电力网发布时间:2020-01-10 22:16:25



    能源行业可能细分领域中最复杂的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基础性行业,它除了本身体量大之外,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它的改革与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如何衡量国内能源行业的现状,简单的产业经济理论已完全不能满足。

  为此,笔者重建了能源新的评价体系,将评价指标细分到多达29个维度,从宏观上的人口、gdp、城市化、国际经济环境,到中观上的能源供给与消费,再到微观上和各细分能源行业的表现进行多角度研究。从方法上,我们从最新最权威的数据入手,让数据说话,以追求评价指标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一、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不但对能源需求的规模和组成存在直接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它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因此人口多少和经济状况对能源使用影响很大,人口情报是能源研究关注的重点。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2014年世界总人口数量为7243784000人,他们列出了人口前20位的国家,中国依然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13.56亿人,占总数的18.7%。



  二、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从能源角度来看,城市能源利用最多,一般可以占到能源消费的80%左右,特别是天然气消费量。

  根据联合国2014年的统计,只选择了东亚、北美洲和欧洲的城市化的数据,可以看出北美洲城市化程度最高,东亚较次。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

  每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联合国(un)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纪实年鉴》等4个统计机构对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统计,分别以国际汇率和购买力评价的数据评价。

  由于篇幅太大,本表只采用了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

  中国gdp早已超过德国。2010年中国gdp又超过日本,到了2014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两倍。高盛银行估计,中国gdp将在2025-2030年超过美国。



  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现将上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除以人口数,就可以得出人均gdp。中国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排行在80位以后。但跟往年比较,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把中国列为92位和94位,2014年进为79位和84位。



  五、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测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

  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

  2.知识,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入学率表示

  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表示。

  人类发展指数分为4类(以下数据为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

  1.最高等人类发展指数(1-49个国家):挪威(1)、美国(5)、日本(17)、韩国(15)等;

  2.高等人类发展指数(50-102个国家):俄罗斯(57)、马来西亚(62)、泰国(89)、中国(91);

  3.中等人类发展指数(103-144个国家):土库曼斯坦(103)、菲律宾(117)、印度(135);

  4.低等人类发展指数(145-187个国家):安哥拉(149)、苏丹(166)。

  在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居第91位。

  六、全球繁荣指数

  由英国智库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推出的一项年度世界“繁荣指数”排名。繁荣指数通常称为“全球繁荣指数”,英语写为“legatum prosperity index(列格坦繁荣指数)”,包括财富、经济增长、个人福利以及生活质素,比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因素而作出的年度排名。中国内地排名第54位。



  七、国际贸易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记实年鉴》的统计,中国的国际货物贸易量居世界之首。



  八、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欧洲联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和荷兰环境评估署(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组成的edgar公布了主要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估计,表内数据分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3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9%,但人均排放量远低于欧美国家。



  九、水路

  水路是指通航的河流、运河和内陆水域的长度。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纪实年鉴》的统计,中国可航运的水路居世界第一,达11万公里。水路数据随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



  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根据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国的原油和原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逐年降低,而天然气、水力发电和再生能源增加较快。

  十一、原煤

  根据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国原煤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之首,但剩余可采储量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储采比仅为30年,远低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

  从2011年起,中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从表中可以看出,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很高。



  十二、中东原油进口

  中国原油进口主要在中东,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其次是伊拉克、伊朗、阿曼、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

  根据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可以看出,中东向中国的出口量逐年增高,2014年已经达到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46%。



  十三、天然气来源

  基于我国的资源情况,发展天然气工业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我国天然气已经从单一的国内生产,逐渐走向国外多渠道供应,即天然气来自陆上管道输送和海运液化天然气运输进入我国。

  根据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得出中国天然气来源,中国天然气自给率逐年降低。

  计算:自给率=(生产总量/消费总量)×100



  十四、国产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生产仍然保持上升势头。常规气数据来自于各油田产量总计,页岩气及煤层气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公布数据。



  十五、lng运输船的建造

  根据美国《造船记录》2015年5月报道,lng及其运输船风起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生产小型lng运输船,随后发展到生产标准型lng运输船,但数量很少,后来全盘转移到东亚国家,随后lng运输船建造速度很快,2012年服役的lng运输船有361艘,2015年跃居415艘,增幅为15%。中国跃居第三位。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