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油总经理助理孙大陆指出,中核新能源产业积极构建“风光水网热储充”一体化发展格局,风光装机颇具规模,行业影响力逐年厚重,在项目投资决策、生产运维上的先进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孙大陆进一步表示,中核汇海由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发展已结出丰硕成果,为未来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双方强化战略对接,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事实上,两大能源央企的合作早已开始。2014年1月,中核集团收购了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并与旗下新能源旗舰中核汇能共同出资成立了中核汇海风电有限公司。这一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了中核汇能在新能源开发、建设运维方面的专业地位,为中核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成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的收购后,中核汇海成为核心投资平台,公司持续推进临城二期等光伏项目以及潍坊风电一二期项目的建设。到2015年底,哈密20万千瓦风电项目作为首个自主开发的项目顺利并网,标志着中核汇海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突破。此后,随着对福建曾江、高嵛山、湖南桂东牛郎山和广西富川等风电项目的成功布局,该公司利润实现了连续五年的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核新能源产业在发挥能源保供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构建“绿电+”模式,拓展能源应用新场景。2024年,中核新能源产业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目标。2025年“531”攻坚战,中核新能源打响市场冲锋“发令枪”,系列重磅新能源项目成功并网,实现从藏区到大别山区,从东部沿海到西北沙戈荒的深度布局。
此前,中核新能源产业已明确“十四五”末的装机目标达到3300万千瓦。未来五年,该公司还将以落实中核集团和非核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为使命,通过聚焦风电、光伏和地热发电等核心业务,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探索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力求实现安全质量、资产质量、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清洁能源公司。
与此同时,由电力央企大唐集团“跨界掌舵”的中海油新任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在上任后大力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优质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并对中海油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显著“加码”,由“培育发展”改为“发展壮大”,体现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战新产业作为新增长极的高度重视。
其中,在海上风电方面,中海油大力推动“两湾一区”(渤海湾、北部湾、粤东区)重点区域油气田周边风电项目开发,加强深远海TLP等工程技术研究攻关,突出解决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低成本开发问题,争创深远海风电技术策源地。
此外,中海油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和产业体系化配套优势,有序探索天然气制氢、风光发电制氢、冷能综合利用等新业务,着力推动“岸电+绿电”海洋油气绿色生产,充分利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构建多元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结构。
由此,中海油凭借海上新能源全产业链,中核新能源凭借“海陆共进”模式,两大重量级能源央企下一步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无疑将为五大发电等新能源市场主要玩家带来更大冲击。
来源:能见,作者:瓦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