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青春妙龄,在叠叠回款单中一页页翻过,枯燥,但充实是主题;她的金色年华,在一个个数字里天天跳跃,单调,但责任是重心。耕耘在票据间,不眠于计算中,她也许会错过很多的约会跟假日,但她没有错过与优秀作伴,与梦想相拥,与成长同行。
她利落短发,经常身穿黑色西服,与她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相得益彰;她严谨、细致、执行力强,她据理力争。她,就是现在水电十五局重庆庙堂水库项目部的一名普通一线员工,财务资金部主任——田慧,也是项目年轻员工们嘴里亲切的“慧姐”。
她,对待困难永不服输
田慧从2014年7月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如今的她是大家眼中的“财务能手”“精明管家”。如果不是她亲自说起,谁能把如今这样一个精明能干、业务熟练的大管家跟七年前那个一窍不通、胆怯不前的小女生联系在一起呢?
七年前,田慧从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加入水电十五局。如今的她,拥有着用辛勤汗水浇灌来的“果实”:“2020年公司先进女职工,2021年项目优秀中层干部、2021年财务管理先进个人……”面对种种荣誉,她轻描淡写:“是因为一路上有大家对我的帮助,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我而已。”
还记得2014年初她去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项目——新疆柳树沟项目。那时候的她第一次接触会计工作,面对项目的会计所属业务,她显得有点束手无策;面对离家千里的茫茫戈壁,她对远方的家朝思暮想。
“当时我就想了,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做吧,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再说。”田慧回忆道。都知道财务工作难,特别项目财务会计工作牵扯众多,每天都要接触多种数据及编制各类枯燥的财务报表,资金收付、财务报账、做账、对账、成本核算等多项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财务工作从此就跟有着不服输性格的田慧开始了较量,但是她没想到这一较量就是七年有余,甚至是一辈子。为了快速熟悉岗位工作,轻装上阵,这朵“财务花”美丽的外表下那一颗坚强不服输的心开始了转变。她开始在早饭时悄悄熟背财务工作手册,在深夜里一遍遍修改着各种数据……,在她的勤学好问之下,开始啃起了财务工作这块“硬骨头”。
“唐姐,麻烦请教一下资金计划的申报需要怎么去做?”
“张姐,您好,麻烦请教下月报表中资产和负债录入要重点注意什么?”
……
三人行,必有我师。田慧虚心向项目的导师前辈们及财务部主任请教一些做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田慧总是不厌其烦地问着各种报表中的问题,我都佩服她认真学习、一心向上的这股韧劲儿。”她第二个项目的师傅张颖赞叹道。
“她上进肯学,做事又细致,每天都是第一个早早到办公室的,只要一坐下就一头扎进了数据里,总能看到她低头计算,亦或是在电脑上仔细核对表格里的数据,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不见挪动一下。”她之前的同事说道。
有句话说“通往成功的路往往是孤独的”,这句话在田慧的身上一点不假。别人都下班回家了,而她还在一个人默默地装订凭证,核查数据;别人周末在逛街,她还在电脑前一个人默默地核对账务,修改报表……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成功也不会亏待每一个奋斗的人。经过田慧的潜心学习,三个月之后,她跟财务工作的“较量”慢慢已经处于上风,此时财务工作在她手里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这朵新疆戈壁里的“财务花”最终凭着她那永不服输、越挫越勇的精神,高质量完成了财务的各项工作。如今在庙堂项目的她已经是别人的“导师”了。若再问起当初的选择时,她回眸守望间,早已无怨无悔了。
她,对待工作敬业精业
每天早上在项目院子里,总是被左手一台电脑,右手一摞文件的田慧吸引住目光。不用想就知道她昨晚又加班了,年轻同事见到她总是打趣道:“慧姐昨晚是不是又一夜熬战到天明了?”她总是笑着说:“没有,没有,睡挺早。”然后接着就会被一个忍不住的大哈欠拆穿了她的“谎言”。
“五四二一八减二七四三五等于二万六千七百八十三”,“归零,归零”,“滴滴答答、哗啦哗啦”。每次只要刚走到财务办公室门口都会听见她那混合着敲键盘、敲计算器、翻凭证与文件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伴着田慧的一天从开始到结束,是她日常工作的鼓点和节奏。
“张师,你这个报票的手续不全,还得需要后附一张签完字的计划单。”遇到财务手续不全或者与财务制度相违背的不合规票据,她坚决不报销、不准入账。作为项目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她的心中时刻有一把“财务红尺”。坚决贯彻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项目个别不符合流程的支付、报销等业务,她都会不留情面地拒之门外,工作多年的她一直都是这样一丝不苟、严格“执法”。
“张阳,麻烦你过来一下,你的这张发票抬头地址错了一个字,姐帮你改好了,你得让销售方重新开,姐把开票信息再发一遍给你,以后可要看仔细呀。”张阳拿到发票时看了几遍都一直并未发现,原来是把“雁塔区”写成“雁答区”。只有到慧姐的“火眼金睛”之下才让这类小细节的失误无所遁形。
日常业务往来中,田慧都认真细致分析每一笔业务,并与她的徒弟兼出纳张晨露及时沟通业务的性质和情况,监督每一笔款项是否按实际需要准确运用,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到位并正常运行。做到动用经费有计划、有请示、有审批,做到了经费没有计划的不报销、没有履行手续的不报销、对不符合规定的不报销。
也正是因为田慧敬业精业的工作能力,她从工作到现在已经辗转多地干过多个项目,14年的新疆柳树沟项目、15年的重庆老窖溪项目、17年的瓦窑堡项目,19年的重庆涪陵区双江项目、20年到现在的重庆巫山庙堂项目,甚至有时还得兼顾着双江项目来回两边跑。别看她工作没几年,项目却干了不少。
她,对待“徒弟”言传身教
“晨露,姐跟你说,财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儿,必须要抓好每一个细节。”
“晨露,下午把这个月的报表做一下,先尝试做,遇到不会的就问我,放心做,做完明天给我看。”对今年刚分到项目作为出纳员的新学生张晨露入职的第一天起,她这位“导师”就不厌其烦地每天叮嘱指导着。
对田慧而言她知道成长最快的办法莫过于去实践和认知,只有亲自去做才能知道每个数据是怎么而来,每个报表是如何形成,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这是她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所以在平日里,在“导师带徒”中对待她的徒弟总是教之有道——坚信实践出真知。
张晨露一开始对这些表格不熟悉,耗时又费力,做起来事半功倍,编制完成后又不知如何进行找错,这让她非常苦恼。每到这个时候,她嘴里的“慧姐”、心里的“慧师傅”就会来到她身边对她进行开导和指导。因为在张晨露的印象里她的师傅什么都“会”,还十分有耐心,就没有解答不上来和处理不了的问题。
“有问题找慧姐就对了,我师傅啥都会。”“慧姐会带着我从一开始认真钻研每个表格,不放过每个细节,针对我经常出错的地方,她会指导我找到它们相关联的关键部分,然后对每个关键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我下次就有经验容易找出易错点了。”张晨露每次提起她师傅都是一副敬佩不已的表情。
在庙堂项目人员少、任务重的背景下,既要严格遵守集团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又要保证财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无疑对项目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了“师徒俩”更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部门人员业务能力化解这一困境,田慧亲自带领她的徒弟积极学习。在工作忙碌一整天后,她带领张晨露在办公室一起学业务、学法规,学集团公司、局及上级公司关于财务工作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将国家财税政策列入学习重点。她认为“学透、悟透国家财税政策及上级公司的财务管理政策,有利于精准把握政策,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亲力亲为地传授经验,手把手、一对一地做到“传、帮、带”工作,在她言传身教的带动下,她的新学生“徒弟”没过多久又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师傅”了。
除了带好她的“关门弟子”,对于项目其他新来的“徒弟”慧姐也关爱有加。对刚来到项目不适应的青年员工,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察觉到他们的情绪变化,就会在下班后带领他们在院子里打打羽毛球,聊聊天,用她的亲身经历去开导着曾经也跟她有着同样感受的“弟弟”们。记得她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没时间读万卷书,那就一定要行万里路,一味的停留在面上不去实践永远不知道学习和实践的意义,只有身入一线,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快速地提升自己。”
七年间,这朵巾帼花“慧”去过遥远的施工一线,忍受过远离城市的凄冷荒凉,承受过对家乡父母的日夜思念。七年“风雨”洗礼,岁月沉淀,这朵花的“梦想之籽”已然飘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如今在庙堂的水土中生根发芽,用盛开的“梦想之花”点缀着电建的新蓝图和新篇章。她用她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一句话: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