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路下方及保护区内土方回填作业的完成,引江济淮管道铺设的严重易受外力破坏点安全隐患终于得以消除,全体运维人员提了许久的心这才跟着放回了肚子里。
2020年12月份,在对运维输电线路进行正常巡视的过程中,河南工程公司运维公司输变电运检一工区的巡视人员发现:500千伏菊庄线414号-415号和祥庄Ⅱ、Ⅲ线293号-294号线路下方及保护区内有施工迹象。
经向周边群众了解得知,此处为引江济淮工程,需要开挖大量土方铺设输水管道,后期还会引入吊车开展管道吊装作业——而这些都极易对周边输电线路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得知这一情况后,巡视人员即刻前往施工项目部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并告知施工单位关于输电线路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应当履行的相关手续。双方就前期土方开挖以及堆放等问题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同时,施工方也承诺,会确保挖掘机施工与输电线路始终保持安全距离,且后续施工中也严格遵照约定进行作业。随后的巡视当中,巡视人员也确实未发现施工单位有违规施工的行为。
但相安无事的情况还是被打破了——在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管道吊装阶段,施工单位以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级重点推进项目且工期紧张为由,坚持使用120吨级履带吊对铺设管道进行吊装。
对此,运检一工区予以严词否定,并在随后多次到施工项目部进行沟通,详细说明了线路等级、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并通过展示吊车触碰高压线引发严重后果的真实案例、视频等素材,让施工方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危险性。
经过多次的反复协调沟通,施工方最终放弃使用大型履带吊,改为尝试使用两台50吨汽车吊进行作业。而工区也立即予以配合,对吊车臂展、导线净空距离等数据进行实地测量。然而最终发现仍不能满足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不再次拒绝了这一方案。双方的沟通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尽管能够理解施工方对于工期的紧张情绪,但每一位运维人员都深知:线路安全大于天。因此,在沟通一度停滞的情况下,运检一工区依然努力协商,并帮助查找解决方案。就这样一边在施工现场值守,防止施工方野蛮施工导致严重后果,一边大量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属地化沟通过程中,工区了解到引江济淮柘城段也出现了施工管道钻越高压输电线路的类似问题。当时,为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引江济淮柘城段采用的是先由汽车吊在保护区外将输水管道吊卸至基坑内龙门吊轨道,再由基坑龙门吊将管道运送至输电线路保护区内的施工方案。
这样一来,不仅施工机械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得到了有效保证,施工方工期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于是,工区迅速就这一情况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沟通。双方经过各项现场数据采取、安全距离测量等工作,最终一致同意在500千伏菊庄线414号-415号和祥庄Ⅱ、Ⅲ线293号-294号线路下方及保护区内采用基坑铺设龙门架进行作业。
施工期间,工区人员也未有丝毫懈怠,而是对施工现场人员、尤其是吊车驾驶员进行了认真的安全交底和电力安全知识宣贯,并特别强调,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与此同时,整个作业期间,运维人员都携带测量仪器在现场进行值守监护,时刻观测汽车吊大臂以及龙门吊与运维线路的净空距离。经过三天的吊装作业,输电线路下方以及保护区内管道铺设工作圆满完成,施工也陆续转为土方回填——就这样,又一处线路运维的安全隐患在全体运维人员的坚持下消弭于无形。
从正常巡视、发现问题、出面沟通,到坚守底线、积极协商、现场值守,直到最后隐患消除,这些都是河南工程公司运维公司输变电运检一工区一直在做的日常工作之一。
这期间,运维人员免不了的是受苦、受累、受气,而支撑他们的则是过硬的专业素养、坚定的职业道德和一贯的奉献精神。
正如破开黎明的第一道光总是来自黑暗,万家灯火与冬送温暖的背后也往往是一次次的冷硬坚守和默默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