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焊工老张和尼泊尔徒弟

水电七局发布时间:2021-11-17 09:41:19  作者:位晓东

“傻的吧,笨死你娃了。”

“老张又在骂人了,你也不管管?”

“管不了,管不了,带得出来人就好”。

这就是老张给人的第一印象:严厉、易怒、爱骂人。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性格急躁、严厉苛刻的“糙汉”,带出来加工厂里一大批实力出众的“外籍徒弟”,巴桑就是其中之一。

老张,全名张晓波,水电七局一个普通的老焊工,扎根海外7年,现任尼泊尔布特科西项目综合工区副主任。在尼泊尔境内更换项目,一般来说是需要回国办理旅游签后重返尼泊尔新项目工作,所以多数以此为契机回国休假。但疫情当前,各项目人手极其紧张,从那苏瓦卡里项目调至布特科西项目,张晓波主动放弃休假机会:“本来现场人就少,若回去休假,回项目的航班什么时候有,谁也不知道。”

巴桑是老张赴尼后第三个年头加入综合队的,现在也算项目上的老人了。从最底层的小工,一步一步学,一点一点练,干成了如今焊工、拌合楼运转工综合型技工。只要老张一句“巴桑,你去。”还真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巴桑现在脑袋灵光多了,干事效率也不错,估计是被我骂出来的。”老张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坚信自己这种教带方式是最快最高效的,毕竟严师出高徒嘛。“巴桑这个小伙子,说好听点性格温和,让人感觉亲切,说不好听点,就是做事有点‘绵’,你再慌再急,他都不慌不忙地干着手里的活。”暴脾气的老张对这个与自己性格迥异、不爱说话、憨厚老实、朴实干工作的洋徒弟是“又疼爱又头大”。但同事却羡慕得不得了:“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你们这样不是刚好互补吗?每次任务领导都表扬你们,我们倒是又嫉妒又羡慕。”就这样一个“暴脾气”,一个“小绵羊”——组成了大家都羡慕的“铁焊组合”。

但老张的“硬脾气”并不是所有徒弟都能接受的。人资的同事招五个人被老张骂跑三个,怨声载道。但老张用人自有一套原则和妙招。“人又懒,事又多,招这些大爷干啥子。”

老张的凶是出了名的,当地公司都以此来挖巴桑的墙角:“听说你们加工厂那个师傅是出了名的凶,何必受那个气,到我们公司来。”尼泊尔人有个习惯,问他“行不行”“能不能”,他们都是摇头,一直摇头,但实际上意思是“你放心,我能行”。这个时候巴桑开始摇头晃脑起来,对方雀跃,以为他同意了,其实是对旁人不了解师傅而感到无语的好笑:“我跟着张师傅五六年了,他的为人和性格我最了解。”老张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工作认真对人热情。

尼方营地住房区水管坏了每次都是老张亲自来修。只要徒弟说:“巴尼(尼语:水)劈叉了(工地口语:坏了),Boss coming。”老张必到。走进尼方营地,这些焊工徒弟们是最自豪的,拿出师傅用废料给自己加工的踏脚板、鞋架、花架、衣柜、桌椅,每天都有可以炫耀起来。工作上的严师,生活中确实爱照顾人的大哥,毕竟铁汉也有“柔情”。

还有一次,巴桑家有丧事,想预支工资。每月30000卢比的工资却要预支50000卢比,毫无悬念被拒绝了。“咋不给我说呢?闷子!”听闻徒弟经济上遇到困难,老张立即跑回寝室,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交到巴桑手中,也不办个手续、打个条子。办公室人员错愕的看着他:“不怕人跑了不回来呀?”。“跑啥子跑嘛,要跑早被我骂跑了,我的徒弟,我相信。”巴桑家人也因中国师傅的善举表示十分感激,多次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老张都以工作太忙为由拒绝了。后来当地人阻工闹事,所有尼泊尔工人都蹲在旁边看热闹。唯独巴桑带着加工厂的“绵羊团”拿起钢筋,护在老张身边。“这种人他会跑吗?”

当然,不跑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老张虽然嗓门大,但技术在那里,传教在实处。每次老张骂人笨的时候,其实都是巴桑表情最专注的时候,因为他知道师傅又要开始手把手地教操作了。教一次不会,老张再教一次;还是不会的话,老张便站在一旁,让徒弟直接上,“说再多,他没操作,悟不到意思,也是浪费时间。”

“带徒弟说教那套我不会,反正就是带他们练嘛,学到真本领,就是大家都期望的。”用行动说话,用教带成绩说话,也许这就是老张跟巴桑这群“洋徒弟”日常的沟通方式吧。

张晓波(左)指导巴桑(右)焊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