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蒋金华:醒梦如一 一卷运河境

电建市政公司发布时间:2021-09-18 09:11:54  作者:郭亚琦

世人熟知四川菜浓厚强烈,调料复杂,而鲜有人知四川遂宁的菜清淡醇和,重本口味。

家乡是四川遂宁的蒋金华,性格不像是大众所认知的“川辣子”,而是性情温和、沉静,做事严谨、有韧性的“川娃子”。十年电建路的磨砺,让这个距家千山万水的“川娃子”默默成长、静静绽放。                                            

一片丹心许画境

认识蒋金华的人都赞他“蒋设计”、“画图纸的士”,说他“壮志未酬誓不休”,用尽自己的时光,埋在工程建设里。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工作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

2020年12月24日由电建市政公司承建的山东省聊城市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正式通过了聊城市专家组的竣工验收。时任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的蒋金华,看着刚由专家组验收完的景观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伴随着月夜,桥上LED灯多彩交换闪烁,此刻的灯光在他眼里仿佛是星辰大海。蒋金华参与了聊城项目的整个过程的建设,从项目开始筹备到竣工验收证书盖上章,他不敢放松,也从未放松。

2017年6月项目筹备组成立,还在芜湖青弋江项目分管分洪道土方堆填施工的蒋金华被紧急调派到了聊城项目,参与项目前期设计,为项目8月份正式开工做足准备。

由于聊城项目是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工程,需要自主设计施工,项目又涉及水利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土石方工程、建筑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多项工程,项目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勘验、图纸设计、施工方案策划等繁冗复杂,需要翻阅大量的规范、图集以及大量的现场勘查数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丰富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

在现场收集原始地面情况时,正值夏季,现场杂草丛生、满地泥泞,周边鲜有人迹,运河淤泥堵塞恶臭,蛇虫鼠蚁栖息。他和当时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延青一遍遍的在工地上勘验,穿梭现场数次,不仅要时刻测量数据,还要耐着高温和各种虫蚁做斗争。最终蒋金华手画的原状图与后来的航拍图一致无二,为项目前期施工设计、征迁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

本来个子不高,瘦瘦的他,一个月下来脸颊凹陷,黑瘦的脸上只有那双眼睛还放光彩。他每天总是行色匆匆,满腹心事。对于他来说,聊城项目是项挑战,聊城项目最终会建设如何,和每张图纸设计、每个方案编制、每个数据出具有关,他深知自己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蒋金华总想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到极致。在施工前他主动会同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质检部、合同部等相关部门人员会审图纸内容,找图纸问题,优化设计,并对有修改的地方,一一记录的十分详细。对于不同专业的设计内容衔接处处理,如何使不同的要素融合在一起突出运河文化主题,他下了很多苦功夫。

蒋金华查阅了很多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也请教了许多景观园林设计专家和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遗漏、多余部分进行设计修改,突出亮点,增加创意。后来在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会议上,专家组成员点评项目设计,景观造景有起伏、有错落、有渐变、有重叠、有高潮、有尾声,叠石疏泉,宛如一曲水得意,生生不息。

植物造景方面,“高高下下成天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达到了一种非常自然和谐的方式。在工程进展中,他时刻关注着现场实际情况,在保证景观效果和控制成本的条件下适度调整设计,设计变更都记录详细,都得到了项目建设方的高度认可。

这三年,蒋金华一共编制了70多个施工方案,80多个技术交底,每年编制的技术创新成果,都获得了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参与研究的《提高景观植物栽植一次成活率》QC课题,获天津市2019年度建设系统QC成果一等奖,并在公司多个项目流转学习。他编制的每个方案都值得推敲,都能够从技术层面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安全。在每道工序施工时,他都要到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查看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是否得当,安全、质量技术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

因为聊城项目苗木种类杂多,为了方便现场技术人员能够熟识每一种类苗木的习性以及养护方法,他自己编做了一本苗木画册书。书中囊括了46种68类乔木、16种18类灌木植物、55类地被类植物,大家把这本画册书命名为“聊城项目植物界的百科全书”。

此外,蒋金华还为每种苗木设计了带有二维码的标志牌,系挂在苗木明显的位置,只要拿起手机扫下二维码,便可详细获得该植物的名称、高度、原种植地、树木信息和病虫防治等相关资料信息,他也对这些苗木信息定期更新维护。

也许看的见的努力并不是真的努力,而是时刻专注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把每件事情做好、无可挑剔是蒋金华的信念与准则,他更是把自律做到了极致,能够抵挡外部诱惑,能够包容、配合、接受、忍耐。每天蒋金华都会把当天的问题全部解决完才下班,就算是眼睛发红高肿,嗓子发了炎说不出话,颈椎病犯了时时眩晕,都很少请病假,总是“抗一抗”。

蒋金华每年也很少请假回家,一是从北方到南方路途遥远,耽搁时间长;二是放心不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总怕自己做的不够好,耽误了项目工作。”蒋金华时刻悬着一颗心,怕自己做不好,还总想如何做的更好。

用彼岸照亮此岸

蒋金华心里一直埋着一颗“炸弹”。2011年,刚入职的蒋金华被分到南水北调磁县二标段从事土方挖填方、混凝土衬砌、边坡防护等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第一次堤坝填土时,他只按照图纸的宽度、厚度进行填充,而没有进行缝坡计算、验算,导致施工位置整体填土宽度窄了一米多,经过重新翻补、填补才达到了质量技术要求。

虽然这个失误导致的返工量很小,但这一个“想当然”却给蒋金华心里种下了一颗炸弹,每次想起这件事他都唏嘘不已。工程上的事没有一件事是小事,他把“想当然”的性格收了起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事事细心,事事谨慎。

2020年一座横跨徒骇河,长104米、宽3米的玻璃栈道悬索桥上了聊城市新闻的热搜。这座地锚式悬索桥的建成,不仅是当地市民喜闻乐见感到新奇的事情,也填补了公司在地锚式悬索桥施工技术上的空白。对于当时聊城项目来说景观桥部分施工很难,如何打破地锚式悬索桥施工技术盲区?没有相关技术,没有实战经验。

由于桥梁距河面9米多高,没有施工操作平台,桥梁主揽线型如何控制?主揽如何过河?桥面材料如何运输和安装?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项目组织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探讨专项方案,方案一再修改,琢磨再三。

“挑大梁”的蒋金华带着工程技术部所有人员,用BIM动画一遍遍演示试验施工,反复计算承重缆、起重索、牵引索等安全施工数据,直到方案里人、机、物料、措施都可行,方案才拍“板”上报给公司,专家评审也一次通过了专项方案。这本专项方案一共有117页,每道工序,每个节点,每个数据,都描述的十分详细,使悬索桥施工“查有据,行有方”。

蒋金华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悬索桥施工,但他喜欢钻研。工作闲余,他常看一些跟项目工程技术有关的书籍,看到答疑解惑的答案,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时,就会乐以忘言,像是开了心窍。他在平时就研究积累了很多不同悬索桥的施工工艺以及这些桥梁的施工技术安全验算、安全技术措施,以至于在实际“操刀”时,能够稳住脚,有底气。

鲁迅先生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蒋金华用他的“勤”补了技术上的“拙”。在悬索桥施工时,他时刻关注着现场反馈来的施工信息、测量的数据,多次推算、反复验算实际数据,力免出现“想当然”的错误。

作为聊城项目的“技术顾问”,蒋金华在项目工期紧的时候每天要接到100多个电话,平均每小时十几个电话。生活一向节俭的他,为了保证电话没有遗漏,自己又配了一个手机。每个电话他都慢条斯理、条路清晰的回答现场反馈来的设计疑问,技术难题。

许多人说,蒋金华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无论向他咨询哪个分项图纸上的事情,他都能对答如流。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肯下功夫,不仅画图纸、看图纸、审图纸、还做笔记,画图纸不仅画一遍两遍,还会审阅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添补。所以他画的图纸虽然很多,也不遗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蒋金华能够从以往的错误中汲取教训,而且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蒋金华一直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一直在想着把梦想变为现实。

如今,蒋金华参与修建的国家AAAA级东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免费为聊城市民开放。当地市民对公园里运河文化重现,生机盎然的自然河道赞叹不绝。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周边人居环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江北水城”城市的新名片。

这些目光所及的美景,无不藏着建设者艰苦奋斗,勇克难关的背影。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展现出一卷运河繁盛的画境。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