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白云之下有清流

水电十一局发布时间:2021-09-18 09:11:54  作者:王紫璇 丁亚美

白云不墨千秋画,流溪无弦万古琴。

广州白云区富含水的滋养,一条条蜿蜒的河流犹如一条美丽缎带,串起最美白云。近些年来,由于没有完善的截污排污管网系统,当地村民只得将生活污水排入明沟、鱼塘和雨水管网,村内巷道和池塘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虫蝇滋生,水质问题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为还白云区一片碧水画卷,水电十一局广州白云项目部向污水河涌“亮剑”,以最大决心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

找准“痛点顽疾”,开出“对症良方”

广州市白云区历史悠久,城中村数量多、分布广,建筑密度高、管网布局混乱、排水系统建设滞后。进场初期,即使做了充足的准备,可真正面对超过三万人的辖区人口、九千栋的房屋、15.15平方千米的大型摸排面积,以及污水井、管线、沟渠、化粪池等数十项摸排类型,项目人员还是被庞大的工作量和繁杂的现场状况搞得焦头烂额。

为了尽快完成前期摸排情况,项目部成立专项小组,每天早上6点摸排小组迎着微微亮的晨光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个施工点,不厌其烦地打开井盖检查管道运行情况。污水管道的味道一般人都受不了,有时候闻了一天的下水道味,他们连饭都不想吃了。但是想想附近的居民长期被这种环境所困扰,他们理解了自己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意义。

白云项目工程量大,污水管道总长达到8万多米。为了能够高效准确的找到问题管道,项目创新性地采用CCTV管道检测仪,使用计算机操控机器人来拍摄纪录管道内部情况。项目工程技术科副科长李力说:“我们自己配置的设备,既能省去大笔的设备租赁费和第三方检测费,也可以为后期类似项目提供借鉴经验,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

前期的摸排如果没有完全弄清楚,后期的精确治理就没办法进行。“决不能放过任何一处,不让污水有地可藏”,这是他们一直坚持的原则。“一定帮助解决附近居民的困难”,这是他们真切想要为群众做的事。他们将治理决心化为实际行动,权衡上千个施工点,精确至一厘米的高差,每天不厌其烦地走街串巷运行管道摸排,只为下一阶段精细化治理开出“对症良方”。

疏通“毛细血管”,联通雨污“大动脉”

回忆起城中村的“黑历史”,当地村民也是连连摇头叹气:“不是我们不爱护环境,是污水确实没地方排呀!”

由于没有完善的截污水管系统,当地居民只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明沟、鱼塘和雨水管网。对此,项目借鉴相关经验,采用雨污分流的方案进行彻底截污。新建雨水立管或改造现有雨水立管,使其入地后进入雨水通道,包括雨水篦子、市政雨水管道、附近河涌等,疏通“毛细血管”;新建污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通过市政管网、泵井等进入污水处理泵站,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彻底分流,打通雨污管道的“大动脉”。

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尽管面临着重重问题,项目部始终将创建标准化样板施工作为工作准则。基坑开挖和支护、管道铺装和接驳、基坑回填和路面恢复等每一道施工程序,都制定专项的施工规范,力求量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专。

白云项目共涉及6个城中村,施工范围大,施工人员多,如何管理好现场安全任重而道远。“安全从来就没有小事可言”安全总监赵玉龙时刻警醒着自己。他每天在各个村子中巡查,工程大干时施工点多达100多个,尽管如此他还是严格要求,对所有施工点逐一进行隐患排查。他每天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车早出晚归,一天下来风尘仆仆,但他从来都不说累。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他利用项目部的VR体验馆,组织一批批的工人去体验,每天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部连续两年收获电建水环境生态集团白云区总包部授予的“安全生产优秀项目部”荣誉称号。

掌握治污工作“法宝”,推进城中村“蝶变”

由于截污需要在内街内巷进行开挖、埋设污水管,有村民担心动土作业会影响自家风水或是房屋的安全。为此,项目部联合当地村委会,挨家挨户宣传截污工作的有利之处。   负责现场施工的工区主任吕伟明现场协调、生产两手抓,在和当地村民的交流中,他总是满带笑意,耐心沟通,用真诚的态度和可行的施工方案打消村民的疑虑和担忧。“那段时间,老吕把村里的每个角落都走遍了,几乎每户村民都认识他。”南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区礼荣这样说到。

项目部对配合度高的家庭开展试点,进而以点带面,让村民进一步了解这项工程是造福后代的利民工程、幸福工程。事实证明,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这也是推进城中村治污工作的“法宝”。

如今的白云区正是:风回一镜揉蓝浅,白云之下有清流。作为第四批城中村污水治理及供水管网工程,白云项目不仅解决了村落巷道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状,还消除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暴雨天,水浸街”现象,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涌如今被改造得清可见底,村内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

面对整治后的清澈河涌,村民们说:“看到周边的河道变得越来越干净,我们是打心眼儿里高兴。以前夏天这边都是蚊虫,都不敢靠近走。现在可好了,这里已经成了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地方了,从前的黑臭都成历史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水文章”,画好“生态图”,这是电建治水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治理后的白云区水域


标准化施工样板


施工测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