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最美一线职工】用心用情的安全守护者

华中院发布时间:2021-07-13 12:38:31  作者:徐卫青 郭争

“安全工作重于天”,安全管理工作是设计施工企业的立企之基、发展之源。工作二十多年来,华中院的优秀党员马万年不忘初心,一直履行着这句关于安全的承诺,在岗位上默默耕耘守护。

马万年时常自诩为“老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他,从禹州梨园沟光伏EPC项目到鑫贞德多能互补智能电站EPC项目,常年栉风沐雨在项目一线,担任多个总包项目安全总监,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安全生产方面“临危而惧”却不退缩,“半夜惊醒”而不畏难,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奋发的意气,在一线积极发挥一个老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个人提升方面,都宵衣旰食、勇于承担、不断精进。和他合作过的同事都称赞其“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

“用心用情”讲安全

2019年3月到2020年6月,马万年在鑫贞德多能互补智能电站EPC项目上担任了450多天的安全总监。

“EPC项目工期长、条件艰苦,参与方多并且工序繁复,安全是头等大事!”马万年笑道,“可能是职业病吧,一看到危险性大的项目,我就不由自主地想操心!”风电项目基础浇筑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很大,人要跟着天气走,尤其是七八月份高温暴雨偏多的时节,白天气温高不利于工人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浇筑时间放在了晚上,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浇筑显得特别重要。

通常是从下午五点开始,浇筑抹面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十七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漫长辛苦,马万年和项目部其他党员分成三个小组,每班旁站监督4小时,保证总包项目部成员有两名党员守在一线,在岗管控施工安全和浇筑质量,丝毫不敢松懈。

马万年常说:“安全是工人的命,同时也是我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在项目上,看着施工人员辛苦工作,他时常感慨:“他们就像自己的老家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一样,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需要去支撑的家庭,一旦发生事故,一个家就毁掉了,所以我不遗余力的把安全工作搞好,用心用情讲安全,那是他们的一切!”

“安全教育做得充分,把真感情放进安全教育中,工人们才能更重视安全、懂安全!”马万年一贯坚持安全管控关口前移,包括管控每一个进场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每一个进场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每一个工序的风险点、每一个作业面的安全重点、每一个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等。从鑫贞德项目开工进场到顺利完工的450多个日日夜夜,马万年在重要节点早班会开展安全教育、不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教育、组织应急演练,还利用晚上和窝工的阴雨天开办“安全夜校”,成功策划开展了项目“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面对不同知识水平的施工人员,他经常用质朴的语言、真诚的态度、温暖的情感将安全知识传达给他们。在一次早班会上给作业人员讲到:“吊装作业难度高、危险性大,一个机舱27吨,发电机64吨、轮毂37吨、每个叶片13.8吨,是远远高于人的体重量级的,比如一个发电机64吨,一个人按70千克算,一个风机的重量就相当于900多个人,如果一个人可以抗起50千克的麻袋,就得需要1000多个人来抬起一个风机,风机对人,就像人对蚂蚁一样,如果发生起重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在工地上度过了“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元旦,马万年放弃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把精力都放在了项目上。临近年底,正处于风机吊装的重要节点,2019年12月14日,天还没亮,马万年就赶到了风机吊装施工单位的早班会,在给大家做吊装作业安全教育时讲到:“1月25号就要过年了,离过年还有仅仅40天,一年是365天,咱辛苦了300多天,距离回家过年还有半个月不到,所以我这次要求咱们安全上谁都不能出事,谁都不能受到伤害,安安全全的把挣的钱带回家,都要过一个好年!”听到这里,班组施工人员想起在家等待自己归来的妻子儿女,不禁红了眼眶,被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保证:“说什么也要安安全全地把活干完。”

“经常临事而惧”“半夜睡不着觉”,“用心用情”讲安全,时时刻刻牵挂着项目的安全,提醒着自己作为安全总监的使命!这就是马万年职责与担当。

工地上的乐观诗人

鑫贞德总包项目位于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尚家庵村,地处偏僻条件艰苦,距离最近的县城有上百公里。在这里“驻扎”的马万年戏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时常作诗聊以慰藉。

“荒郊野岭,野鸡孤鸣;臭虫出没,蚊蝇嗡嗡”这是项目部周边环境的真实写照。一年零三个月的项目现场工作,他形容道:“有月黑风高夜,也有明月照我还;有大雪满弓刀,也有风雪夜归人;有炎炎酷暑土生烟,也有闷热淌汗夜难眠。”在重要工作节点,时常担忧安全问题,辗转反侧星夜难眠,总会想起毛主席《虞美人·枕上》“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项目安全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半夜惊醒,披衣起床,伴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把近期每个工作面的风险点梳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一丝一毫的疏漏。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打乱了项目春节后的复工计划,面对复杂的抗疫形势和施工工期紧迫的双重压力,为了保证项目工期,鑫贞德总包项目部面对仍旧肆虐的疫情决定“逆行出征”。

对疫情的恐惧和未知的忐忑在所难免,不惑于方向,不惮于行动,“我是党员”就是强有力的集结号。马万年和项目部同事立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反复讨论研判,编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新冠肺炎专项应急预案”,决定全体成员一起出发,携手共进退。

2月24日,农历二月二,“二月二,剃龙头”,这是人们借龙抬头之吉,祈愿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考虑到去项目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离开施工现场,马万年倡议:“复工先剃头!出发前先想办法把头发理了,做到抗疫复工从‘头’始。”于是,马万年立即行动,借来了电动推子,“理发也是防疫需要,我和同事们都来了个痛快的‘一扫光’,削发明志,我们都做好了常驻项目的准备和决心。”

“我是党员我带头!”华中院党委成立了鑫贞德EPC项目部临时党支部,在这个新战斗“堡垒”中,马万年作为最年长的老党员,也是支部的宣传委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项目部一线年轻同志的奋斗事迹、写项目重要节点的进度情况,项目部以苦为乐的生活和日常趣事,都在这位“老文青”的笔下生花。

同事们都非常认可马万年的写作能力。“马工文笔特别好,每次看到他写我们项目部的文章和诗歌,就觉得特别鼓舞,竟然发现我们项目上还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

凝心聚力,感染他人

马万年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工作的着力点,有情怀有担当,安全规定、安全术语、安全数据烂熟于心,把安全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把安全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他在项目上常常主动思考如何去发挥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为年轻的党员同志树立榜样。

在项目上,马万年主动提出承担后半夜现场安全监护。“我年龄大了,瞌睡少,让年轻人休息好,工作效率就更高!”

雨天和同事一起查看基坑安全,酷暑中他在监护混凝土浇筑,冰天雪地里旁站风机吊装作业,他还用两个小时爬到塔筒顶部,进行风机吊装验收检查。

他的担当感染了项目部的其他人员,极大的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在项目部营造了互帮互助奋勇向前的良好氛围。临时党支部6名党员在马万年这位老党员的影响下,紧紧团结在党旗下,践行“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风机吊装冲刺和升压站竣工验收时,冲锋在前,任劳任怨。

除了在项目上,马万年也用自己的爱与责任温暖着家人。

“长期在项目一线很难做到工作与家庭兼顾,常年聚少离多,只能尽力弥补对家庭关心的缺失。”马万年给家里装上了摄像头,经常看孩子按时上学放学,看妻子在家辛苦操劳,看家人们围坐在餐桌吃饭的温馨……

“每天收工打开摄像头,看到亲人就像回家一样。”马万年说,“也经常和家人视频。”劳累了一天,和孩子开一个视频,打一通电话,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尽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职责。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一种温馨;在现场为近百人的安全奔忙,通过摄像头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和进步,一样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为数不多的可以陪孩子的日子里,马万年会定上早上五点的闹钟,早早的起床为孩子做一顿早餐。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阅读能让我看见人间百态,更加敏感地体悟生活的乐趣与艰辛,所以才能经常下笔,觉得有东西可写。”被问及马万年写作的“秘诀”时,马万年诚恳地说。酷爱阅读的马万年,家里也是充满了“书香”,书房、床头、客厅等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放置很多书。“孩子在家能随手拿到书、随时有书可以读。”为了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只要喜欢的书都可以去读,并用一张张表格记录下孩子读过的每一本书。

马万年通过努力学习,通过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律师资格证考试,获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两项专有技术证书。“我也一直告诉身边的同事坚持读书,不断学习!”在项目部,马万年也鼓励其他人多读多学多写,不断精进,大家相互交流、斧正,也营造了整个项目部的学习氛围。

除了安全总监和作家诗人,马万年还在院职工新春联欢会上自编自导自演了三年小品,剧本诙谐幽默,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其中《家中有爱》《千里之外》讴歌了长期出差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用作品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安全管理工作无终点,砥砺奋进无止境。二十多年来,马万年对安全管理工作时时警醒,久久为功。作为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安全管理有方法、有感情、有尺度;对同事、家人、朋友有爱心、有温度、有情怀。致知力行,踵事增华,壮心系安全,立志追卓越。“知天命”之年的“老马”,正在用行动践行“不用扬鞭自奋蹄”,彰显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