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映照在沙步涌河道内向沿河两岸散发出令人沉醉的金黄,沿河堤岸的观景平台上人来人往,扭秧歌、广场舞、跑步、遛狗等活动热闹非凡,此刻的沙步涌已经成为沙步社区及附近其他社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看到现在摩肩接踵的沙步涌,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条黑臭熏天让人“敬”而远之、掩鼻而去的“臭大汉”。如今沙步涌旧貌换新颜,已然形象俊美,花香四溢,让人驻足停留,流连忘返。而这一根本性的改变,都是源自于电建治水先锋对她的“梳妆洗礼”,精心打扮。
治水有方
沙步涌是广州市黄埔区沙步社区的城中村内流河,沿线居民房屋密集,存在多所学校,工厂数量多,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量巨大。因为居民区、工厂地下管网完善速度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导致地下管网错接乱搭,河涌内偷排乱排污水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对河涌造成严重污染,对于美丽广州建设进程,和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黄埔总包部在了解现场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当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结合黄埔区政府治水工作目标,对沙步涌整条流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河道治理施工阶段性特点,整个工程被科学地规划为“管网工程、河道工程、清淤工程、堤岸工程、绿化工程”五大部分,通过系统治理,保证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完善管网系统,做好雨污分流,斩断污染源是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的第一步。沙步涌河道上游的黄埔东路沿线管网不规范是黄埔区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摆在电建治水人面前的第一道关卡。通过反复讨论、实践、验证,决定采取先梳理新建管网需接驳现状管网、先主管再支管的施工策略:按接入接驳口划分施工小系统,织网成片,从接驳口由下游往上游进行逆向施工。完成小系统管网后,再进行现状市政管网错接乱搭改造施工,由此成功实现新老管网改造有序衔接施工,并最终解决雨污分流这块最硬的骨头。
精确施治
“老谢!老谢!新港社区需要支援,赶紧过来一下。”前方发来“求救”信号。
“不要着急,新港社区那边一般的问题都是出在新港花园13栋那边,你们先过去看看,我把沙步小学这儿的看完,马上就过来。”
这位经验丰富、从容淡定的老谢,实则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本名谢道鑫,目前在黄埔项目一工区工程部工作。2018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主攻的就是管网。安全帽、蓝衬衣、撬棍、手电筒、斜跨包是他的标配,他每天都骑着电动车穿梭在黄埔东路以北的大街小巷,有管网摸排的地方就一定有他,长期实地考察下来,他的脑子里早就有了一幅立体的沙步涌流域管网线路图。
错搭乱接、错综复杂是城中村管网的主要特点,地下管网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遍布各地。但老谢清楚每一处问题的所在,熟悉管网经脉的他就是一位精准的 “号脉师”,“一把脉观瞧”便知道症结,作业人员这群“手术医生”,在老谢的良方指引下,总能顺利完成手术修复,完善管网系统。
日复一日,老谢总是风雨兼程,到处奔波,随叫随到,就如同蜜蜂不停地穿梭在黄埔东路沿线10多个城中村的作业现场。
黄埔项目沿沙步涌流域精准的雨污分流、截污作业,为沙步涌连续两年通过国家水质考核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为后面陆续开展的河道工程、堤岸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增强了信心。
安全履约
沙步涌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三边”(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施工项目。当地政府拆迁缓慢,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加上广州暴雨频发,瞬时雨量大,河道内短期流量变化大,不稳定因素极多,如何安全履约是项目部工作的重难点。
施工前方三位可爱的“萌大叔”,为前方安全生产,顺利履约做出了极大的助力。有“小碎步”之称的王映元同志,每天奔波在各个施工点,协调施工、处理现场疑难杂症等都有他的身影。当涉及到如开挖基坑、地下电缆等高风险地区施工,他都死守现场,保证关键部位开发工序规范,施工到什么时候停止,他才什么时候离开,永远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360安全卫士”朱志龙,是现场安全的捍卫者。他脾气火爆但心细如丝,坚守安全红线,耐心指导作业,作风雷厉风行,现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志龙对任何一件触碰安全的行为都坚决说“不”,秉持“执法如山”的原则底线,他对生命的敬重让每个人佩服。当然,还有他 “老张”——张怀信,老张不仅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工作,还抓紧每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主动巡河,无论是中午十二点,还是凌晨四点,只要他觉得河边有不安全的地方,他都一定会去看一眼,确保正在施工的河道行洪畅通,这份坚持让人动容。
三位同志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感染着项目的每一个人,大家日夜奋斗,不懈努力,最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既定施工任务,成功地让沙步涌成为黄埔区黑臭河涌综合整治新名片。广州市人大代表团调研沙步涌时感叹道:“这应该是广州整治代价最大,整治效果最好的黑臭河涌之一了吧,中国电建的建设者们确实很好地代表了央企形象,任务完成的很好。”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因水而灵动,城市因水而靓丽。治一条河,美一座城。沙步涌流域综合整治让曾经无人问津的臭水沟到如今现大众饭后散步游玩的打卡地,电建人见证着她的成长变化,她的成长变化也见证了电建人的情怀。相信,未来在广州,在更多的城市看到电建“治水先锋”忙碌的身影,更多的河流也会更加清澈、美丽,妆点祖国的锦绣河山。
治理后的沙步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