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有静水流深,也有惊涛骇浪。青春二十载,漫长岁月于她而言,目光所及,心之向往之处,设计图纸的一笔一划,皆可化为“匠心”二字。她就是华中院发电工程公司土建处建筑室主任、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江慧同志。芳华一梦,热血挥洒,她用二十年追梦青春,为该院青年职工们诠释了守正创新、勤耕不辍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
二十年追梦,从技术员到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跨越,是其爱岗之心凝结着不断进取的力量。
二十年筑梦,从无名小卒成长到专业带头人,其以力学笃行的行业素养前行至今未曾改变。
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1999年,江慧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华中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004年,她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2009年12月,她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012年,她取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2015年12月,她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从业二十余年,江慧主持完成了郑州新力2×660兆瓦燃煤供热机组工程、菲律宾考斯瓦根4×150兆瓦燃煤电厂、菲律宾迪格宁2×660兆瓦燃煤电厂初设、周口燃气电厂(2×440兆瓦)工程等几十项海内外发、变电项目。同时她还先后设计完成了中国水电·武汉盛世江城一期项目、河南电力微波调度楼改造项目、河南正隆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工程项目、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档案库房空调改造等众多民用建筑项目。以上大中型电力工程项目及民用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均运行良好,安全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二十余年的辛苦耕耘,也让她从一个青涩、懵懂的青年人,转变为一名技术过硬、本领过强、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技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
怀匠心,爱岗敬业
何为“匠心”?在江慧看来,匠心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也是“终一生,爱一事”的恒心。当代社会的“工匠精神”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看似轻巧二字背后所凝练的,是匠人毕生才学与心血汇聚才可摘取的荣誉。对江慧而言,自90年代选择建筑设计专业起,直至现在,对建筑事业的热枕从未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暗淡,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所谓“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工作中的江慧,从不满足于任何一种最优解方案,她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其对自己刻苦钻研技术,贯彻安全、经济、适用建设方针的践行。积极优化设计方案,设身处地为业主着想,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从设计理念到现实建筑的变化,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经常需要经过数次调整,才能做到理想效果的最终呈现,这个过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复杂又费心。为避免产生无用功,江慧在接手项目一开始,便会反复研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小的细节,从设计图纸到项目施工,她总是亲历亲为,有时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个把月,只为探索出更多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为居民打造诗意般的生活空间,为电力工程提供更安全的生产空间。同时她也用她的坚守与积淀,钻研与专注,执著与前行,诠释了一名真正的“匠人”是不仅需要有手艺与技术,更应具备“匠心”情怀和家国信仰,栉风沐雨,一路前行,二十年间江慧始终如一,无所畏惧。
践匠行,守正创新
“守以理想为根基,创以思考为底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市场经历了磅礴发展, 江慧深知唯有锐意创新、以创新聚力、以创新开路,才是建筑室今后的发展之路,才能为公司转型发展做出贡献。她曾说:“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为适应市场形势,满足国外工程的需求,江慧不断学习三维软件技术,消化欧标、美标等国际规范,寻找与国内建筑理念的契合点,从多角度出发,在海外项目施工期间,江慧曾多次深入到当地群众中,了解用户需求。多次拜访国际知名专家,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回国以后,她根据自己对国外建筑工程的学习和了解,带动建筑室的同事积极参与三维软件的培训和技术交流会。每个项目江慧都积极组织解决本专业的关键性问题,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完成。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索改进,江慧带头完成了菲律宾、津巴布韦等众多海外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同时也带领同事积极探索完成了发电项目相关的标准化设计模式。
做匠人,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匠心”的内涵与旨归。江慧从事设计和审核工作以来,无论项目大小,她都力求完美。设计前期,她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研读资料,为后续设计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设计过程中,她虚心听取意见,反复修改,优化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多方考虑,争取提交技术最合理、投入最经济、管控最安全的设计方案;在校核、审核工作中,她深入设计中间环节,悉心指导设计,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项目结束后,她不断思考工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江慧说菲律宾考斯瓦根4×150兆瓦燃煤电厂是她最难忘的项目之一。考斯瓦根电厂项目位于海边,空气含盐雾浓度较高,对于建筑材料耐腐蚀、抗台风有较高要求,业主对材料要求很高,专业间调整工作量也很大,为确保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专业性要求,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江慧连续加班,将设计图纸的细节精准到每一个小数点,将材料的选购细化到每一颗钉子,施工前期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讨论分析和大量实验;施工阶段更是层层把关,把工地当成自己的家,也最终不负所望,取得项目的圆满成功。
“一个从事建筑的匠人,一个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手艺人”是江慧对自己的评价,二十多年间,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华中院的中流砥柱,江慧对工作对同事的态度始终如初,新时代的变化万千反而使其更加虚心,她说年轻人是新征程的领头兵,作为前辈,要不吝赐教,帮助青年一代快速成长,使其精通技艺的同时,更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她以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无私的悉心帮助指导,让组内的年轻人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她要求年轻人不仅要精通技术,更要扎根于现场,时刻关注现场的点点滴滴,想要提升自己,磨炼自己就要勤学多做,她的勤奋好学是扎根于匠造追求技艺之极致,亦是心无旁骛、磨杵成针的精神塑造。追求卓越,以自己无私的奉献,在一线工作中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工作中的江慧
生活中的江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