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天津市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天津礼堂大剧场举行,黑色西装、红色绶带、黄色流苏在倪德玉身上显得神彩熠熠。今天,他作为“天津市劳动模范”接受表彰。在他看来,这是对三十年来技术创新工作的肯定。
“技术好,教导有方,为人和善。师傅爱研究,带着我们一起鼓捣设备。”在徒弟眼中,他的形象是这样的。
他和工地上那些埋头工作、坚守本岗的职工一样,大大眼睛中总能看出他的坚定,黝黑的肌肤尽显着工地那些艰辛岁月,严肃的表情总是在时刻中还思考着什么,遇人却是露出憨厚朴实的笑容,主动热情的打招呼“你好”。
不扬的外貌隐藏着他创新的硬核实力,他是高级技师,是“天津市劳动模范”,还是“天津市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在同事看来,他仿佛左手拿着“技术”,右手握着“创新”。
时间回到2009年,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开工,是公司那一年中最大的项目,合同额高达10亿元。倪师傅凭借着资深的抓斗施工经验,调整岗位到西藏旁多项目担任抓斗机长。
从内地的四川沙湾尾水渠到海外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一期防渗墙工程,从地处平原的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到海拔4100米的西藏旁多水利枢纽,这次进藏,已经是他参与建设国内外大型施工项目的第19个项目。
早在2000年,倪师傅已经有过一次的进藏经历,当时随运输抓斗的车辆一同进藏,高原反应还没有明显地体现。而2009年到旁多项目,海拔更高,环境更加恶劣。
4100米的海拔,超过424米的、由不同地质时期、不同地质作用、结构复杂的陆源沉积物组成的坝基覆盖层,硬度更高,施工难度更大,这些在倪师傅眼里远远超过了那些要面临的严重高原反应和高寒、缺氧的恶劣生活条件,再次踏上通往雪域高原的征程,老倪明确知道,他为何而来。
“你这么胖,到高原肯定会不适应,你到了那边要少喝酒,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难受了别硬扛。”临行前,家人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我这一上去啊,还真是,饭不能吃多,只要是吃饱了,翻身都要喘。不过,我那一年,到是真瘦了20斤呢。”当聊起当年的那段经历,倪师傅打趣道。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拉萨市上游约130公里处,为拉萨河中段梯级开发之首,是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期间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被誉为“西藏三峡”,建成后可为拉萨市提供优质水资源,同时向藏中电网提供大量优质电能,极大缓解藏中地区特别是冬季用电紧张的局面。
用心耕耘,总会丰收,不断创新,总会成就。也许就是那种坚守岗位、脚踏实地的基础工匠的初心使命,让倪师傅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一段又一段佳话和世界纪录。
“那是十月份,施工是由液压抓斗、钢丝绳抓斗、冲击钻配合工作的。我们的金泰SG40液压抓斗在施工中每次最深只能抓到55米,当时抓斗的额定抓取深度是60米,在这个项目来看,完全是发挥不出来抓斗价值,师傅也是着急啊。”和倪师傅一同进场的徒弟李永顺回忆道。
“两个月后,天气越来越冷,好多人也都回家了,工地施工不是那么忙了,师傅就带着我们琢磨,这抓斗到底能不能改装一下,抓的更深,加快施工进度呢。”
在当时,抓取60米的深度已是国内液压抓斗设备的极限,想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新抓取深度,倪师傅便从抓斗组成架构、工作原理一点点开始研究,常常请教金泰抓斗厂家。倪师傅大胆设想,在厂家原有设计基础上,提高油管马达油量的下放、上提压力,将液压油管加长,油管大盘直径加大,会不会增加抓取深度?
倪师傅带着徒弟亲自上阵,用大直径油管大盘替换小直径油管大盘,调整压力值,使抓槽机在不超负载的情况下,从55米逐步增加抓斗抓取深度,每向下多抓取5-10米后,都会认真查看抓斗显示的压力值、油管所处的状况,仔细分析数据并记录。
改革创新谈何容易,尝试创新油管抓取长度和压力的方法后,实践过程中,由于原本的钢丝绳长度有所增加,卷在一起的厚度增大,在起杆时总会由于卷扬前后交错的位置将钢丝绳挤断,查找原因,反复尝试,多次调整压力值、更换油管,最终成功将抓取深度增加到106米,达到了液压抓斗抓取深度的极限,在“世界屋脊”极其艰难的自然条件下刷新了液压抓斗挖槽深度世界最高纪录,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功效,缩短了工期。
原厂商知道改造后的液压抓槽机功效竟能如此之高时,惊讶得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倪师傅的敢于尝试精神,并赋予“金牌操作手”的称号。
液压抓斗改进后,倪师傅并没有得到满足。公司斥资3000余万元从德国进口了两台号称“抓槽机王”的高端造孔设备HS875重型抓斗成槽机,指定倪师傅担当操作重任。
防渗墙的槽孔垂直度是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一旦超出规定范围,会导致整段墙体的失败,要填埋后重新施工,给工程进度、成本控制造成极大影响。而控制抓斗深入地下100多米而不发生偏斜又成为倪师傅新的要攻坚的问题。
为更好的控制孔斜,倪师傅改进抓斗成槽机斗齿套的材料和结构,使垂直度从0.8%提高到0.3%,在反复试验中,倪师傅发现在抓取副孔过程中,主孔回填大量岩屑和壤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抓斗成槽机的单斗抓取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抓槽机的辅助维修时间。于是倪师傅大胆尝试,指导改进,成功解决了抓槽机在高原作业中施工工效低、孔斜率偏差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效。
多项的小改小革,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基础处理工程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深度上不断刷新世界纪录,124米、152米、158米……直到定格在201米。201米,成为世界防渗墙施工史上的巅峰数据,打破了日本东京湾136米深防渗墙的世界纪录,开辟了防渗墙施工史上的新纪元。西藏旁多工程的超深与复杂地质条件混凝土防渗墙关键技术也作为单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基础工匠,雪域高原上创造新纪录的主要人员,倪师傅谈起那些经历,总说:“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就是踏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想着怎么给公司省钱,怎么给项目加快施工进度。”
如今倪师傅凭借这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丰富的改革成果,评为了“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此刻,倪师傅坚守一线、带徒传教,会在操作人员不足时候顶岗上阵,也会在晚饭过后认真静心研究,坚守着那份在雪域高原之上的初心。
倪德玉(右2)参加天津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倪德玉在维修设备
倪德玉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