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企业风采

浙江分公司:架起浙蒙“乌金”通道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发布时间:2021-11-17 09:40:35

  23日,发出1500吨;

  24日,发出3000吨;

  25日,发出5000吨;

  ……

  连日来,从内蒙古青春塔煤矿区到准格尔旗官牛犋场站的燃煤装卸数据不断刷新,大量矿山坑口煤炭源源不断直通浙江,开创了集团公司系统由坑口直发燃煤至电厂的先河。

  针对燃料供应严峻形势,大唐浙江分公司上下凝心聚力,通过直插矿点全流程盯守发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坚决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燃料保障。

煤炭资源通过海运到达码头

封闭煤场斗轮机作业

青春塔催煤

  “我承诺:作为央企一员,电力保供责无旁贷,愿舍弃假期,忘我工作,用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保安全、保供电……”在“青春塔保供攻坚小组”的出征仪式上,这些誓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们跨越两千公里,远赴青春塔直插矿点盯守煤炭运输。

  按照能源保供的要求,浙江分公司制定重点任务挂图作战推进表,以图督战,将7大类26项任务37项指标以“责任状”的形式逐一分配到支部和班组,倒排时间节点,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急难险重的最前沿。

  “10月22日,第一车青春塔长协煤发出,并于23日顺利到达准格尔旗官牛犋场站。”

  “11月6日,近8万吨的长协煤已通过陆运抵达铁路运输线,整装待发奔赴浙江。”

  此时的青春塔已经下过多场大雪,气温直逼零下十度。攻坚小组中,大部分都是青年党员,他们来不及休整,简单的熟悉场地和流程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露天的煤场,大卡车拉着满满的“希望”不停驶来,检查封条、引导司机卸煤、联系铲车码放煤堆、签字盖章、回收出库单据并核对数据……

  卸完计划的发运车辆,经常已是深夜;核对整理完单据后,大家顾不上洗漱,裹着满是煤粉的军大衣,瘫倒在只有一张床板的行军床上,呼噜声阵阵响起。

质量验收部采制化验收

采制化调度

  11月5日,随着4.4万吨装载量的“大唐6号”靠泊港口,开始在秦皇岛码头装运,国家发改委协调供应的四季度增补长协煤第一船开始兑现。浙江分公司各部门开启联动模式,在船舶到港前,集中关注航道、天气、接卸等途中情况,将船舶具体停泊时间精确计算到小时,为接卸煤提供可靠的时间线。

  “按照采购计划和运输安排,预计今日有两船煤到港,公司燃料储备形势有所好转,燃料保供压力将大大缓解,但随之而来的接卸工作将异常繁忙,请相关部门根据情况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早调会上,燃料物资部针对前一日拉、运、装、卸各个环节认真进行“复盘”,对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确保问题不过夜、抢修不过天。遇到煤船集中到达的情况,突击队员会开展集中卸煤,严格做到来煤船进得来、卸得下,保证接卸顺畅、零滞港。

  “这两天煤船到港比较集中,煤质化验关乎企业切身利益,请大家随时保持电话畅通。”由于煤炭来源的变化和品质参差不齐,对采制化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采制化人员加班加点,随时来煤随时化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把控燃煤质量关,发生煤质异常情况,与供应商和第三方积极沟通复核,确保企业合法利益。

加强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发电效率

大数据驱动

  “随着气温骤降,近几日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机组长期高负荷运行,根据数字孪生系统建模形成的参数,此次来煤建议采用A套餐来调整燃烧数据。”这是从浙江分公司“智慧企业”建设数据中台传来的评估结果。
“从运行人员的角度,听了‘大数据’的话之后,我烧的锅炉‘标单’下来了,各项入炉指标也都符合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这可能就是科技的力量吧。”

  “大数据的成功引入,为不同工况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提供了依据。反过来,我们多次在不同煤种、不同比例、不同工况下的实验也会成为云数据,为修正曲线提供动态数据支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为犄角、互相制约的模式,我们的孪生系统的模拟也会更精确。”该公司智慧企业建设的负责人如是说。

  该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模拟燃烧实验,建立“负荷-煤质”曲线,形成不同典型工况下的燃煤数学模型,对存在的问题,组织进行分析建立工况模型以适配实际情况。

  “一炉一餐”“负荷套餐”是大家对模拟工况的通俗叫法,也是该公司在以“火电企业的智慧化转型”为依托,以数据资产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智慧化模式下“智慧企业”建设迈出的坚实一步。

  在今冬明春的能源保供工作中,大唐浙江分公司远赴千里开拓煤源,加班加点完成接卸化验工作,以“大数据”为支撑提高燃煤效率,啃下“保供”硬骨头,在保民生、保稳定中,肩扛政治责任,践行央企担当。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