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发电人物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双学霸”的养成之路

电力网发布时间:2025-09-24 10:02:04  作者:毛惠如 马琳
        近日,在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的领奖台上,冠军潘雨辰与第七名马琳的夫妻合影,不仅定格了赛事的荣誉时刻,更勾勒出一对“双学霸”十二年携手成长的清晰轨迹。从职场新人到岗位骨干,从恋爱伴侣到事业战友,他们以互补的成长路径、同步的奋斗节奏,培育出“学习与实践共生、个人与彼此成就”的成长样本。

“较真”是他们突破职场困境的共同底色

        2016年,潘雨辰怀着对未知的迷茫进入徐塘发电公司,在化学运行岗位上学习,错综复杂的系统在他面前织成了一张庞大的网,当下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彼时的马琳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她在电话中告诉手足无措的潘雨辰,“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只要保持着一股‘较真’的劲头,铁杵也能磨成针。”有了马琳的鼓舞,潘雨辰迅速找到了行动的方向,白天跟着师傅穿梭在现场,对照图纸一一学习,晚上则凭着记忆一点点整理笔记,反复琢磨,仅仅用了半月时间,汽水系统的复杂脉络、再生流程的精密环节、制水环节的关键参数,他已了然于胸,彻底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两年后,马琳也加入了徐塘发电公司,她再一次告诉潘雨辰:“‘熟悉’ 只是起点,‘精通’才是根本。”凭着这个坚定的职业信条,他们夫妻二人正式开启了“双学霸”之路,上班时各自做好专业工作,下班回家探讨学习心得,取长补短,不断精进专业技能。这份“较真”很快就有了回报,在日常的专业考试和各级技能竞赛中,他们每次都能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马琳更是连续两次在公司季度技能竞赛中斩获专业第一。​

“挑战”是他们拓展能力边界的有力武器

        公司检修体制改革,潘雨辰主动转型,先后担任设备部技术监督和安全专责,面对岗位变迁,潘雨辰一度忐忑不安。此时的马琳也刚好被借调到部门“安全组”,同样面对陌生的跨领域挑战,她乐观的表示:“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马琳的话给了潘雨辰莫大的勇气,他下定决心要将挑战变成能力跃迁的契机。他逼着自己逐字逐句学习制度文件,并在安全检查、文明生产管理、隐患排查中巩固学习到的知识,现场发现的实际问题,成了他理解法规条文的“活案例”,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反过来帮助他更精准地做好安全管理。

        初入“安全组”的马琳也成为他检测学习成果的“评委”,“每到一处,他都会考考我,消防设施是否合格、标志牌悬挂是否正确,商场大楼、小区物业的建议本上都有他的笔迹,已经成为‘职业习惯’啦!”马琳在同事面前不止一次吐槽潘雨辰的“职业习惯”。“学” 与 “干” 的相互反哺,让他们对安全法规、电力安规的理解从 “纸上谈兵” 变成了深入骨髓的 “肌肉记忆”。

“陪伴”是他们攻克硬核目标的核心密码

        同样担任着安全管理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也为了检测真实水平,“学霸”夫妻同步报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开启了 “白天扎根现场反违章、查隐患,晚上回家啃教材、做真题” 的备考生活。工作间隙,他们各自抱着“蓝宝典”刷题,休息日,挤时间一起看网课消化难点,更可贵的是每日上下班的通勤路上,“学霸”夫妻针对疑问展开讨论,结合现场作业规范将难啃的知识点逐一融会贯通,你一言我一语地拆解枯燥理论,在互帮互学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让这段枯燥的备考路充满了温暖。最终,夫妻二人双双顺利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成为彼此最坚实的 “战友”。

        十二年相伴,潘雨辰与马琳的“学霸养成之路”,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独奏,而是彼此共振的合唱。潘雨辰的沉稳为马琳提供了踏实的支撑,马琳的拼搏也激励着潘雨辰不断向前。这份始于爱情、成于事业的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最好的成长,是与你并肩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深刻内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