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建筑港黄骅港务三期翻车机房项目现场,总能看到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王耀强。这个扎根基建行业多年的“老把式”,带着团队把这个黄骅港的“心脏工程”干出了新花样。
据悉,中建筑港黄骅港务三期翻车机房主体彩板更换等项目是对港口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有助于保障港口的正常运转,提高煤炭等物资的运输效率,为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能源供应等提供有力支持,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在工程管理的广阔战场上,王耀强犹如一位多面手,纵横驰骋于多个工程领域。他凭借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与技术细节的精准把控,构建起独特的项目管理版图,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的核心力量。
精研细控,工期提前交付。王耀强主导的15#、17#堆场道路项目,面对严苛的工期要求与复杂的客户需求,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将业主诉求转化为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他紧盯每一处细节,严格把关。通过精细化的进度管控,原本紧张的工期被大幅压缩,最终提前交付,业主验收时赞叹:“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创新协契,工期高效缩短。钢结构工程方面,针对工期紧、技术难度大的难题,大胆提出模块化施工方案。他积极协调设计、施工与供应商三方,在设计阶段便将模块标准统一,确保施工无缝衔接,使整体工期较原计划大幅缩短20%,为项目的高效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革新示范,工程品质跃升。防水工程一直存在防水层易开裂的行业难题,王耀强主动引入新型弹性防水材料,并制定标准化施工工艺。施工团队起初对新材料心存疑虑,他亲自示范操作流程,讲解材料特性。最终,该项目的防水层经受住了多次暴雨考验,渗漏率远低于行业标准,为业主打造了安心的居住环境。
▲玻璃缝隙打胶检查
凭借卓越的管理能力,王耀强在液化码头项目中荣获建设单位“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他参建的九江红光码头项目更是成绩斐然,不仅获评“平安工地”,还摘得“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液化码头项目也凭借规范管理与优质履约,荣获河北省信用评价AA级。
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是王耀强的“关键法宝”。他精心搭建的供应商资源库,让资源调配响应时间缩短40%。在变电站装修项目施工中,当设计需求突然变更,他迅速从资源库中调集备用施工队伍与材料供应商。三天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重新规划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成功避免工期延误,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风险预判与应急处理更是王耀强的“拿手好戏”。在主体彩板更换项目筹备期,他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敏锐分析,预判到第三方材料供应可能延迟。他立即启动备用供应商预案,同时优化施工流程,将原本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完全消除,反而节省工期两周。在房屋漏水渗水专项整治工程中,他创新建立“三级质量管控体系”,从材料进场检验到每道工序验收,都安排专人负责。最终,项目渗漏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成为区域内的标杆工程。
站在新的起点,王耀强的目光已投向更广阔的远方。力求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这位永不停歇的基建先锋,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匠心为墨,在祖国的建设蓝图上勾勒更多震撼人心的时代印记,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助力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石。
(杜忠清、李天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