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资讯

加快电网建设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1-18 00:00:00

  

  1月13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取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500千伏北郊变电站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该站重建工程进入倒计时。北郊变电站已运行42年,设备急需更新换代。该站重建后,将为天津北辰、武清东部、宝坻南部等地区提供可靠电源。

  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国网天津电力科学谋划电网建设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在天津,新增的特高压天津北变电站、500千伏天津南变电站扩建及14项500千伏电网工程项目全部纳入国家及天津市两级“十四五”电力规划。天津电网建设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支撑京津冀特高压双环网落地

  2021年11月13日,500千伏双青至北郊线路工程投产。该工程线路总长37.5千米,新建铁塔71基,强化了天津主网结构,提高了地区负荷运载能力,使天津地区500千伏双环网结构更加完善。

  “2021年,随着‘1001工程’完成,一张崭新的天津电网建成,天津主网500千伏双环网也初步建成,为满足天津‘十四五’时期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筑牢了基础。”国网天津电力建设部项目管理处负责人李宇伯说。

  国网天津电力依托“1001工程”打下的基础,大力推动外电入津两项特高压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构建“三通道、两落点”特高压受电格局,大幅提升天津电网接纳清洁电力的能力,同时持续优化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加强50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促进特高压与500千伏电网协调发展,支撑京津冀特高压环网落地。

  依据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天津将新建特高压天津北变电站,扩建特高压海河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新建大港、津南、海港3座500千伏变电站,扩建滨海、渠阳、芦台3座500千伏变电站,重建北郊、吴庄2座500千伏变电站,提高特高压通道受入电力疏散能力及50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此外,500千伏板滨输变电工程将于2022年投产。该工程投产后,天津将全面建成500千伏扩大双环网。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新动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武清区河西务镇位于京津冀经济圈腹地,区域内及周边规划有大数据中心、制造业、金融公司等项目。1月初,220千伏首驿变电站投产,解决了武清地区220千伏变电站负载率高的问题,支撑了一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散项目用电。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是中国电信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服务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该基地全部项目预计于2022年投产,将有力带动区域性5G、区块链、服务器及锂电池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联网等上下游产业集聚,为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和智能科技发展强力赋能。

  大数据基地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2021年8月,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送电,可满足8.7万台服务器的用电需求。目前,为该基地建设专用的两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进入一、二次设备调试阶段,将在3月底投运。

  国网天津电力做好电力保障工作,持续优化完善电网结构,为天津市实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力量。“十四五”期间,天津全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将达到18920.5万千伏安,在满足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的同时,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新动能。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国家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国网天津电力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持续推动各项电网工程在津落地,畅通绿电入津通道,服务地区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面对入冬以来复杂的电力供需形势,国网天津电力加强电网科学调度,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保障清洁能源发电全额消纳。得益于日渐完善的网架基础,目前天津电网外电接纳能力大幅提升,这也推动了对本地燃煤发电的替代,助力地区减少碳排放。

  在天津,绿电的输入通道更畅通,绿电的来源也更丰富。2021年4月,天津绿电市场化交易达成,购入来自山西的绿电6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000吨。这些外来的清洁电力对支持天津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天津500千伏双环网结构进一步强化,绿电通道再次拓宽。这对于外电入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将推动天津“十四五”末实现绿电占外受电比例三分之一的目标,推动天津市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