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营销服务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电力赋能动力足 乡村振兴服务优

金台资讯发布时间:2024-05-09 11:44:43  作者:何林 董健 昂晓龙 李昌兵

  “有咱供电所专业人员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用电更放心了,榨油设备正马力全开进行加工。”5月7日,在含山县环峰镇祁门村油脂产业园,马鞍山市乐康油脂有限公司负责人毕永奎一边自豪地展示着加工出的“乐康”牌麻油,一边对优质的电力服务连连称赞。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持续推动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各村镇特色产业生产特点,主动拓宽延伸供电服务,细化供电服务保障措施,实施乡村电气化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乡村美、农业兴、农民富提供坚强优质的供电保障,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在当涂县护河镇开展10千伏线路综合检修作业。董健摄

  电网提质

  “10千伏杨湾446线园艺支线确认无电压,工作接地线已挂设完毕,各小组可以开展检修作业。”4月23日,在当涂县护河镇杨湾446线10号杆位,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开展登杆消缺、更换导线作业,保障当涂县桃花村大青山李白文华旅游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桃花村原本是个“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小山村,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不知如何将其变成“金山银山”。为振兴乡村,当地政府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将李白文化、诗歌文化、桃花节等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使得桃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

  名气大了,返乡创业开办农家乐、民宿的村民也多了。然而,村子的旅游发展却遭遇了瓶颈,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城区,桃花村受到供电可靠性偏低、电能质量较差等问题的困扰,“电”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首要解决问题。

  根据该村文旅经济发展趋势,2022年以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加快配电线路升级改造,投资1631多万元为桃花村建改10千伏线路2350米、低压线路4200米,新建配电变压器3台,户均容量提升至9.1千伏安/户,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充沛电能。同时,将该村废旧线杆移交应用于乡村路灯照明、河道护坡、水产养殖、农村灌溉等方面,消除安全隐患,化解电力固有设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会矛盾。

  电力营商环境逐步改善,桃花村迎来旅游发展带来的硕果。现如今,整个桃花村已拥有农家乐、民宿100余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2家、“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4家。现如今,仅靠旅游一项,桃花村就收入近7000万元。

  2024年,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将在三县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1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建改35千伏线路30.35千米、10千伏线路329.28千米,改造配电台区38个,涉及低压线路99.415千米,持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员工在和县善厚镇半月湖电动汽车充电站为车主解答充电疑问。高孙浩摄

  帮扶增质

  5月2日,在和县善厚镇凤台村鸡笼山风景区内,一批来自南京浦口区的游客们,面对半月湖两岸百花争艳的春日美景,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打卡。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23年,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完成凤台村研学基地项目建设,填补了马鞍山市暂无以专营研学、写生相关业务景区、基地的市场空白。

  为实现文旅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申报国网公司捐助项目,投资46.28万元捐赠村集体125亩水果采摘基地、2辆绿色接驳车,帮助凤台村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产业项目。以产业捐赠方式扶持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同步拓展研学、采摘、休闲旅游业务,助力乡村特色产业更进一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擦“靓”乡村振兴底色。2022年以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累计投资6万余元,完成新塘村“电力爱心超市”项目建设,利用公益积分兑换制,积极倡导当地村民自发参与到乡村环境治理、村风村貌改善工作中来,引导村民形成共同道德责任和行为习惯。截至目前,累计产生公益积分60193分,已兑出物品价值51937元,群众参与度统计达1109人。

  近年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持续加大乡村振兴帮扶力度,紧扣“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要点,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将电力帮扶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打造乡村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将持续总结运用“千万工程”建设经验,推动“2024年度凤台村电力爱心超市”捐赠项目尽早落实落地,围绕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大主题,制定“电靓和美乡村”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员工走访服务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梧桐山居民宿,巡检线路设备。李昌兵摄

  服务优质

  春和日丽,鸟语花香。走进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庄严的红色教育基地、环绕的柏油路,成片的花果林,甚是美哉。喊泉、高空索道、亲子乐园,游客在和煦的阳光下亲近自然、乐哉山水,令人流连忘返。

  近两年,六衖村分期分步开发文旅等乡村振兴项目,在保护六衖村古部落、千年柏树、马蹄泉、古桥古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特色景观的同时,做深做透农耕文化品牌,扩大镇域旅游影响力,加快农耕文化展览馆的建设,带动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在加快推进六衖村电网改造的同时,主动对接村两委,协同乡村产业项目规划,制定台区分容和线路迁移方案,对“石头部落”景点区域进行杆线迁移和电缆入地工作,美化景点环境,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细化“网格化”服务措施,深化“点对点”“一对一”供电服务模式,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团队、一套保障措施,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途径,提高办电、用电效能,跟踪解决用电需求,定期组织线路设备特巡,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和指导,将优质服务送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今年以来,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根据各乡村产业发展实际,持续优化服务举措、拓展服务渠道,深入推进农村电气化进程,持续创新升级供电服务能力,服务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推广绿色、智慧的用能方式,助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更加可靠的供电、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贡献,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充电赋能。(何林 董健 昂晓龙 李昌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