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专家观点

胡玉海:构建电算协同数字基础设施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5-09-05 09:07:39

  在当前“双碳”目标深入实施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电力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市场改革深化和能源消费模式创新,传统电力系统正在向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构建全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以实现电、碳、算的深度协同与融合发展。

  电算协同领域当前最重要的趋势,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极致的算力和通讯能力的需求,正在快速驱动基础设施架构级的创新。面对未来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华为云坚定不移的打造“算力黑土地”,充分发挥算力、联接、供电等领域“大杂烩”的优势,助力电算协同关键技术落地和场景创新。

  算力资源本身的灵活调度能力,是电算协同落地的关键。算力调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好应用、数据和模型三个维度协同的问题。应用协同主要实现业务负载在云内或多云的不同算力池间灵活迁移和倒换,保障应用的高效迁移才能驱动算力的有效调度;数据协同则包括数据源跨域高效流转,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利用、以及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三个层次;模型协同则需要实现训推任务对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

  面向应用协同,支持跨域云网联动、应用多地多活、多云统一管理等能力是关键。用AI技术将每个应用进行画像,在广域网中建立应用流量的模型,让网络能够感知到应用的状态,保障应用的运行和迁移过程可视更控。基于云平台多地中心的部署能力,保障核心应用在调度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通过多云管理平台,为多算力集群提供统一门户、统一流程,保障统一的运营运维体验。

  面向数据协同,核心在于构建一湖、一链、一中枢三层架构。通过融合数据湖存算分离、数据虚拟化引擎技术,实现数据跨域高效流转;整合数据治理、数据工程、知识工程等场景,提供一站式数据开发工具链,实现高质量供数;全新升级的AI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支撑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面向模型协同,训推任务跨不同的算力资源池可被灵活调度的能力必不可少。通过训推共池技术,实现训练和推理任务的有效编排,算力资源分时复用,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断点续训能力则确保了长时间训练任务的连续性,避免训练中断导致的成本浪费;基于跨域调度能力,全局AI算力调度服务可提供各任务向不同算力资源池的分配调度策略,包括跨池调度、跨区调度,以及一些复杂策略的灵活编排等等。

  自2019年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和华为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数字电网、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面向未来,华为云将携手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深化在南网云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行业数据空间、超大规模算力集群部署、电算协同等创新场景,助力南方电网公司及更多电力行业客户构建安全、灵活、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共赢数智未来。(中国能源报记者 杨沐岩/整理)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