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专家观点

中核财务领导谈数字化转型:数字司库赋能 建设一流金融服务管理体系

中核集团发布时间:2025-08-13 10:53:27

数字司库赋能  建设一流金融服务管理体系

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国资委、中核集团要求,全面承接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与运营,打造集团全球资金资源配置中枢、资金风险管控中枢、资金数据集成中枢,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征程,以司库型财务公司赋能产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是中核财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核财务作为集团实施数字经济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等战略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必须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以业务线上化、管理标准化、决策智能化为目标,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放大和叠加作用,以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助力集团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总局等部门密集发文,要求以财务公司为代表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是提出了“构建以数字化手段主导的新型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体系”的明确要求。

  中核财务坚决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数字化金融监管体系,支撑金融服务、资金管理等核心职能,提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不断向成为行业一流金融机构的目标迈进。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和动力来源。“数字转型,财务先行”,开展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中核财务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的职责要求,也是实现金融资源实时监控、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是金融机构服务战略、创造价值的内生需求。

  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树立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协同共赢的理念,整合资源、重塑流程,积极推动公司融入数字化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公司创新发展。

  以司库体系建设为切入点

  快速推动中核财务数字化转型

  以司库系统建设为契机,营造全员数字化文化氛围。中核财务以司库建设为契机,确定了“一库、一链、一化”数字化转型总体战略,提升数字化管控等能力。公司主要领导躬身入局,牵头负责重要数字化项目,协调解决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需求管理和业务流程梳理,将数字化理念融入到公司的价值观、文化和运营模式中。

  业务部门对数字化项目的需求负责,梳理业务流程、建立业务和数据标准,信息部门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做好技术把控和项目管理,形成了“需求业务负责、技术信科支撑”的工作模式。通过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整体・协同”方式,形成了全员参与数字化的良好氛围。

  以司库数据集中为纽带,构建资金管理数字化生态。中核财务将司库体系建设作为撬动和加快集团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支点,根据集团财务信息化现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形成“管起来、通起来、智起来”的司库建设“三步走”策略,基于司库系统实现银行账户、融资担保、资金预算、资金结算等业务全线上化办理和可视化管理。

  同时,以司库为纽带,完成了与集团ERP系统、10家财务共享系统以及经营管理等平台的业务贯通和数据共享,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价值,初步形成了集团资金管理的数字化生态圈。

  以司库数据应用为抓手,实现金融资源高质量配置。依托司库信息系统,全面贯通和汇聚集团资金、财务和经营管理数据,利用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搭建“智能强大、穿透可视”的司库决策分析与风险管理平台,聚焦资金管理、风险管理、金融服务等场景,精准分析成员单位定位和需求,培育智能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力,实现对集团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司库上线运行以来,通过打造的“智享通”、“智E通”司库结算新渠道,年累计办理结算业务175万笔。境内账户可视率突破96%,月均全口径资金集中度达81%,月均可归集资金集中度超96%,集团整体结算备付降幅超100亿元;境外账户已接入SWIFT-AMH系统,可视率达97%。集团整体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凸显了司库体系建设和数智化转型的成效。

  以司库全面安全为底座,筑牢数字金融安全生命线。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在强化数字创新的同时,也必须筑牢安全屏障,统筹好金融科技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司库建设过程中,中核财务始终把安全和保密放在首位,积极践行集团“一张网、一朵云”战略,率先完成内商网融合。研发了场景化的资金交易分析模型,形成了资金支付“五道屏障”,防范违规支付和舞弊风险。

  基于安全可靠的司库系统架构,依托集团和大型银行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中核财务从软件应用、硬件设备、规章制度等多维度构建了集团金融安全立体防线,实现对金融资源数据的全面可视、可溯、可控。

  关于持续推进财务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积极融入集团战略。数字化的转型是一场深刻复杂的系统性变革,必须统一思想,坚持“一把手”集中统一领导,站在全局视角引领组织变革、业务变革,构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锚定目标、攻坚克难。

  统建、集约是趋势和方向,要充分利用集团数据中心资源,妥善处理架构与平台之间、不同系统之间、建设与运维保障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司数字化规划、团队与集团战略、组织的深度融合。

  坚持业务价值导向,推动管理模式变革。系统应用是贯通业务流程和贯彻管理意图的最直接的工具。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坚持以业务、管理和价值为导向,建立企业适应新发展理念的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流程。要具备“削足适履”的决心,坚守“降本增效”的初心,坚持以“多打粮食”为目标推动管理和业务模式变革。

  优先通过“小而美”的数字化应用快速解决部分痛点问题,营造典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增强数字化转型信心和动力。进而构建具有强示范性、全覆盖面的规模化数字应用,以此重塑业务流程,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转型环境。同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利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丰富应用场景,繁荣数字化应用生态。

  坚持以人为本战略,形成稳定保障机制。面对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瓶颈,加快自身人才转型是破局关键。通过业务与技术的双向奔赴,中核财务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业务又了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数字化转型成效与业务需求高度贴合。

  同时,要适应快速迭代的数字技术,就必须高度重视内生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技术人员的数量与占比,打通数字科技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确保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思维与技术保障。

  依托司库体系建设等工作,中核财务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仅要注重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成效,也必须重视数据治理、运维保障等“下水道工程”,避免短期功利主义。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是探索性工作,应建立试错、容错机制,通过持续性的投入才能取得成功。

  中核财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遵照各级金融监管要求,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行业一流金融服务管理体系,砥砺前行、决胜未来。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