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庭新苑小区发生低压分支故障,经系统研判,是物业管理的楼门总闸故障所致,目前暂未收到客户报修工单。”8月12日8时,北京丰台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员工通过“电网一张图”配网停电研判场景发现南庭新苑小区出现低压故障,并迅速向小区物业发出告警。物业管理人员立即排查问题,处置故障,小区很快恢复正常用电。
“过去,客户发现用电故障时要先拨打报修电话,抢修人员才会到现场排查。”丰台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员工张维介绍,“现在通过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我们可以更快速、准确掌握故障情况,在客户报修前就开展处置,大幅提升了抢修效率。”
供电员工对全市各类涉电业务开展大数据分析。杨永铃 摄
今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人工智能+电力”融合应用为突破口,将光明电力大模型嵌入“电网一张图”系统,自主开发配网停电智能研判功能模块,推出“人工智能+主动抢修”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
“‘人工智能+电力’的融合应用,使电力服务从传统的‘保障型’公共服务向‘价值创造型’服务转型。”国网北京电力数字化部副主任王艳松介绍,“人工智能+电力”融合应用结合了“电网一张图”的停电事件数据和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可实现对低压故障的精准研判。相比传统模式下,故障处置需要经历客户报修、人工排查、原因确认等多个环节,人工智能应用能够在故障发生瞬间立即发现,便于供电员工主动开展处置,实现客户“未诉先办”。
这种主动抢修模式不仅强化了电网韧性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推动电力服务更智能、更高效,能够更好满足客户高可靠性的用电需求。今年,国网北京电力已在全市范围应用“人工智能+主动抢修”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客户用电故障辅助研判超过10万次,实现3分钟内发现故障、5分钟内定位故障区域,平均抢修时间缩短约20分钟。
“人工智能+电力”融合应用推广后,抢修人员在客户报修前即可识别故障产权类型,进而快速做出应对,改变了以往需要到现场确认的方式。针对客户产权设备,供电员工会快速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再持续跟进掌握复电情况,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用电体验。
“人工智能+电力”融合应用还能精准定位故障。7月28日下午,在朝阳供电公司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电网一张图”智能研判系统监测到某线路因外力破坏出现故障。指挥人员“一键派单”至中央商务区供电服务中心,并同步应用光明电力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停电原因分析。仅用10分钟,该系统便锁定故障点位,并通知抢修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开展故障排查及处置。
“就像给电网装上了‘智慧大脑’和‘千里眼’,通过融合电网设备数据与地理地图信息,我们可以远程研判故障点位和原因,大幅提升了现场抢修效率。”中央商务区供电服务中心主任王明喆说。
目前,国网北京电力还在研发验证基于人工智能的停电原因深度分析应用,可综合分析因巡检不到位、电力设备老化等潜在因素导致的故障原因,让供电服务“防患于未然”。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网北京电力依托该应用,加大力度监测用电负荷集中的各类低压设备,通过智能研判辅助运维人员精准锁定薄弱环节,开展预防性维护,进一步提升客户度夏用电可靠性。(程伟 景晓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