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物资供应链高效运转是保障全省电网建设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江苏电力物资公司不断创新,应用数智技术优化电网供应链服务模式,大幅提升供应商业务办理便捷性。
截至7月底,江苏电力物资公司数字化招标覆盖率达100%,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大宗采购批次的中标率上升至58.86%,供应商平均回款周期较合同约定时间再缩短17%。近年来,江苏电力物资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围绕招标采购、合同结算、财务付款等环节,持续优化供应商企业全链条服务模式。
8月20日,江苏润发电缆有限公司业务员孙振登录江苏天源智慧采购平台查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采购活动常见否决投标事项清单”,了解参与投标、进行投标等需要注意的细节。
常规投标中,供应商需逐条填写商务条款、技术要求等信息,容易因数据维度多样、文本格式不一而产生疏漏。2021年,江苏电力物资公司自主研发了江苏天源智慧采购平台,并持续迭代平台的功能,目前已实现从招标公告、规范文件到中标结果全流程公开透明。天源智慧采购平台可自动生成标书,平台配套的离线投标工具能自动拆解招标文件要素,生成结构化文本,方便供应商填写相关内容。该平台还支持投标数据跨批次一键复用,并在每次招标后将否决事项“点对点”推送至供应商。
针对评标环节,江苏电力物资公司研发的智能评标辅助工具可自动识别疑似围标串标行为。2024年,该工具成功筛查出问题标书100余份。“我们加大力度开展失信行为识别、约谈等工作,全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该公司招标采购一部主任李金霞说。
为进一步帮助供应商降低投标成本,江苏电力物资公司推行“信用承诺制”,在实行保证金减免措施的基础上,逐步以信用承诺书替代投标保证金。目前,该公司已全面实行免收投标保证金。
合同结算与款项支付也是供应商的关注点。以往,合同起草、发票信息推送、付款申请等业务需人工大量重复操作。2023年9月,江苏电力物资公司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研发了“数字员工”,平均每周替代人工作业20多个小时,相当于减少人员重复操作1万多次,大幅减少供应商的业务等待时间。
江苏电力物资公司加快数字化工具研发与应用,压缩合同结算和交票办款流程。2024年年初,该公司为供应链运营平台开发了入库物资超期预警模型。该模型可实时监控物资入库及交票付款进程,分析款项拖延原因,及时提醒供应链企业办理结算,使货款结算周期从以往的两个多月缩短至40天左右。
与此同时,供应商中标服务费发票的开具也实现了“即开即达”。江苏电力物资公司平均每年需开具3500余张中标服务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依托国网江苏电力与江苏省税务部门共同搭建的乐企直连平台,江苏电力物资公司推广使用数字化电子发票,实现了开票流程无纸化、票面信息数字化和入账归档电子化。自2024年4月乐企直连平台上线以来,该公司已为供应商开具中标服务费数电发票5700余张,平均办票效率提升至原来的10倍。
服务不止于线上,还延伸至线下。7月18日至23日,江苏电力物资公司组织专业检查组前往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检查电抗器生产试验情况。这是重要批次电力设备投用前,江苏电力物资公司的“规定动作”——上门开展物资检测,帮忙协调解决交货期限等方面的问题。
国网江苏电力供应商服务中心由江苏电力物资公司负责实体建设和线上运营。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服务窗口和客服中心,编制了覆盖全流程业务的《“物语问答”服务手册》,并设立专人专岗答疑,设置热线电话快速响应供应商各类诉求。(王小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