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
风电、光伏、生物质……电力能源结构“含绿量”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在全网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新增的多项电网工程也成为保供的关键。 分时电价
“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为夏日用电送上“减负包”。“e起节电”的推广,引导用户科学安排用电时序,推动全社会形成错峰用电、节约用电的良好氛围。
智慧电网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输电线路状态进行巡检,利用光纤多参量感知技术,让智慧电网的感知更灵敏……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做优了淄博电网的运行支撑力,保障了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今年夏天,淄博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全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其中,8月5日全市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10.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天气和持续攀升的用电负荷,淄博电网拿出了怎样的应对举措?
供电越来越多元
今年7月,我市新能源发电迎来历史性时刻。截至7月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469万千瓦,超越煤电装机规模,跃升为第一大电源。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出力在全网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成为缓解供电压力的重要力量。
在沂源县大庄镇等多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将日光转化为清洁电能,为保障生活和生产注入电能新动力。风电、光伏、生物质……我市电力能源结构“含绿量”不断提升,多元化的能源组成,提升了我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记者了解到,为最大限度增加电源供应能力、负荷调节能力,今年以来,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累计新增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共106.7万千瓦,同比增长37%。同时,为了充分挖掘可调节电力负荷资源,建成虚拟电厂服务中心,构建起89万千瓦的需求响应资源池。
拓来源、强“筋骨”,就是增加保供的“硬实力”。除了发力新能源,今年新增的多项电网工程也成为保供的关键。
就在一个月前,明集—西王线路工程的220千伏祥乘线、乘明线相继送电成功,标志着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实施的县域电网加强工程全面收官。明集—西王线路工程和西里220千伏线路工程是打通“外电入淄”的新通道,共增加供电能力约60万千瓦,补强了高青、沂源县域电网薄弱环节,大大增强了我市电力供应的整体实力。新项目投运后,我市“外电入淄”能力突破850万千瓦。
为应对用电高峰带来的挑战,我市一方面提升电网网架稳固强度,超前完成136项度夏电网重点工程;一方面提升供给侧发电出力,组织电厂完成发电机组检修,强化机组“非停受阻”管控,实现发电资源“应开尽开、应调尽调”。
用电越来越高效
统筹做好电网侧和供给侧的结构优化、电源增供很重要。在需求侧,节约用电成本,提升用电效率同样重要。
8月11日,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家住张店区科苑街道丰苑社区的李承(化名)顺利办理了居民电动车充电桩峰谷分时电价业务。办理该业务后,李承打算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时段调整至23时至次日7时的低谷时段。相比现行每千瓦时0.555元(含税)的电价标准,低谷时段电价可降至每千瓦时0.385元。
在办电现场,记者发现,办事柜台前放着许多小册子,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分时电价的收费标准。申请这个政策到底能带来多少优惠?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80度电的充电量计算,李承申请后单次充电就能节省近10元,可以说,分时电价政策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分时电价,为夏日用电送上了“减负包”。据了解,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淄博立即响应号召,分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分段收取电费,鼓励新能源车主在用电低谷、深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
一场电价收费标准调整,让居民、企业电费账单“瘦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用户响应、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办理相关业务,在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深化“e起节电”推广,引导用户科学安排用电时序,推动全社会形成错峰用电、节约用电的良好氛围。
运行越来越“科技”
8月12日,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的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电力气象智慧预警大数据平台,预判输配电线路、变电站、配电台区等电力负荷的走势,该平台整合了全市气象站点的数据,通过电网预警模型发生作用。
在淄博,像这样通过科技手段保障电网平稳运行的场景还有很多。例如,利用无人机技术对输电线路状态进行巡检,将隐患及时扼杀;利用光纤多参量感知技术,让电网设备兼具“触觉+视觉”,让智慧电网的感知更灵敏……
这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做优了淄博电网的运行支撑力,让全市电网在高峰时刻实现精准运维,推动安全隐患从被动发现转向主动“告知”,保障了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入夏之前,我市便对全市207座变电站、4467台环网箱、1.85万台配电变压器提前开展了一轮专项带电检测,确保电网设备以最佳状态迎峰度夏。入夏之后,为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还积极开展带电检测、红外测温等工作,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创新利用可视化监拍、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消除电网隐患。截至目前,全市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连续17个月零跳闸,为稳供电注入了信心。
电力保供,既保民生“烟火气”,也稳经济“大盘子”。今夏,淄博紧紧守住了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为千家万户带去了一份清凉。
来源:淄博日报 记者 赵培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