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三门峡供电公司应用多种无人机开展地质灾害高发区电网通道精益化巡检工作。7月,该公司通过无人机累计排查消除设备隐患109处。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大力推动无人机在电网生产建设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积极探索利用各类无人机提升电网工作质效,助推电网高质量发展。
研发推广新技术 设备运检提质效
“开始起飞。时刻注意掌控无人机与线路距离,安全作业。”7月15日,在济源市轵城镇丘陵地带,配网检修人员熟练遥控一架多旋翼无人机携带智能验电装置,安全高效完成10千伏百银线验电和挂接地线作业。无人机抵近导线、悬停、验电、悬挂地线,整个线路验电和接地操作仅用时12分钟。“无人机悬挂接地线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效率提升一倍,克服了山地作业地形限制等难题,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等风险。”济源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主任高新志说。
早在2010年,国网河南电力以探索无人机应用为目标,组织输电专业人员主动对接国内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学习、交流无人机技术原理和使用要点、操作技能等。濮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五级职员盛从兵从那时开始探索无人机应用。盛从兵介绍,架空输电线路所处地理环境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检效率质量参差不齐,研究并推广无人机智能应用新技术是建设全业务核心班组、提升电网精益化运维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国网河南电力整合专业骨干力量,积极打造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新技术应用实验室、“直升机+无人机+人工”立体协同巡检智能管控数字化平台。该公司本着适应生产、方便操作、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原则,研发一系列采用无人机的新型消缺技术,以及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检测装置、紫外线和射频电磁波检测吊舱、红外成像检测等设备,持续提升线路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国网河南电力各专业共配置无人机2000余架,涵盖轻型、小型、中型多旋翼、中大型固定翼4类,无人机整体配置率达2.62架/100千米。该公司还全面建成输变配无人机巡检平台,用于全省输变配专业运检作业。国网河南电力已实现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无人机航线全覆盖,110千伏老旧变电站及换流站全部开展无人机高空巡检,配电重要特殊线路段完成无人机全覆盖。该公司利用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装置和算法,输电典型缺陷识别率不低于80%,推动输电运检向“立体巡检+集中监控”发展。
探索应用新场景 应急保电“显身手”
在今年7月初的强降雨抢修保电工作中,洛阳嵩县供电公司应急抢修、供电服务人员利用大型无人机,将应急发电机吊运至白河镇暂不具备抢修条件的村庄,让村民有电可用。“村子的路全冲断了,感谢供电公司的工作,晚上能亮灯了。”白河镇土地庙沟村村民邓三晓说。
2024年年底,豫西出现阶段性寒潮。洛阳供电公司在栾川县山区等地形、道路状况较为极端的作业现场配置4台大型无人机,每天可运送20趟共计500千克左右的物资,保障线路加装抗冰绝缘子综合检修等工作。该公司利用无人机携带约30千克的铁棒敲打线路冰壳,除冰效果事半功倍。无人机运送基建塔材、工具,省时省力又安全。
2023年,河南在麦收时节遭遇“烂场雨”,粮食抢收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晚上黑灯瞎火,履带式收割机机头灯亮度有限,影响收割效率。”驻马店市确山县刘店镇村民丁金生说。了解到村民们夜间抢收小麦的用电需求,驻马店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20余支“三夏”抢收无人机夜间照明小分队,200名无人机操作手携带100架无人机随时待命、提供服务。
无人机照亮麦场,服务夏粮早归仓。这一举措迅速在国网河南电力各单位推广。今年麦收期间,该公司组织相关地市供电公司对麦田附近的电杆进行改造,加装应急照明灯,并安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田间轮班值守,利用专业照明无人机,服务收割机收粮。
随着无人机在营销服务、线路巡检、基建施工、安全督查、电力应急等多个场景得到应用,国网河南电力在科学配置无人机设备的同时,着力抓好无人机飞手队伍建设,利用周口供电公司等3个培训基地开展无人机执照取复证、操作技能提升、“无人机巡检工”技能等级评价3类无人机培训。2017年至今,该公司累计开展无人机飞手培训90余期,1600余人取得无人机飞手证书。
国网河南电力强化各专业无人机“一机多用、一人多用”,充分利用无人机优势支撑重要线路、故障巡检,打造“能干、会管”的全业务核心班组。(霍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