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锚定集团公司“数字蒙电”战略方向,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深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引入数字看板、AI智库以及RPA机器人3名“数字员工”,推动营销服务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数字看板:让数据在各层级“精准发声”
在公司推行“一部四中心”机制,实现计量、客服、负荷、稽管专业化归口管理背景下,客户服务中心创新构建“营销六级管理看板”,涵盖政府、管理、执行三个维度;覆盖政府决策层、公司领导层、部门管理层、四中心监管层、属地供电公司层和营业所站六个层面。依托“对外服务政府、提升政务效能,对内夯基固本、提升业务水平”模式,精准整合关键指标,全景式呈现电力营销情况,实现对11个典型营销业务的全流程管控,以“数据驱动、全景感知、智能决策”的数智化运作,为政府决策、社会民生发展提供了电力数据支撑,成为“数字蒙电”战略下营销管理的“智慧大脑”。
AI智库:推动供电方案制定向“秒级响应”
“通过运用AI制定供电方案模块测试,低压供电方案、高压供电方案均可投入使用。”客户服务中心外勤班班长介绍。今年,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文下发后,客户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全流程数智服务,提升办电便利度,在集团公司内率先打造AI智库,根据客户用电需求及现场勘察的电源信息,在分钟级时间内生成“安全、优质、经济”的供电方案,这种“量体裁衣”的精准服务,不仅能让方案答复时效较传统模式缩短70%,更能在政策交替期间协助客服代表精准解答客户用电疑问。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智能服务,正让“电力获得感”成为营商环境的鲜明注脚。
RPA机器人:助力告别数据录入重复性工作
“之前针对数据治理的1600条数据,4个人加班10余小时,1天最多完成400张票,有了RPA机器人,1天能处理1200张,30台同时运转日处理量可达36000张! ”临河供电公司王师傅感慨现在的工作省时省力,机器人作为一种数字化劳动力工具,可自动识别工单关键信息、完成全流程修改,工作人员只需定时抽查正确率,彻底从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RPA机器人实现了7x24小时在岗,让工作人员有精力投入到更高价值的服务中,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完成”向“高质量体验”升级。
当“数字员工”与人工服务无缝协同,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正以服务范式的深层变革,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注入持久动力。从数字看板的全局调度,到AI方案的精准匹配,再到RPA机器人的流程优化,已构建起“数据驱动—智能决策—高效执行”的闭环生态。这种数智融合的服务模式,既让供电保障更稳定、服务响应更迅速,更以“六优六快”的体验持续提升服务满意度。未来,这些“数字员工”将解锁更多的身份角色,让每一度电都承载着更暖的营商环境温度,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电力支撑。(巴彦淖尔供电公司 王柯人 刘卓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