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综合资讯

国家能源集团数智化建设全速推进,下半年将推出聚合智能体

能见 发布时间:2025-08-11 11:26:28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在该集团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将加快“数智国能”建设,推进管理信息化、运营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构建省域集控、集中营销、集中维检管控体系,打造“擎源”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发布煤炭、化工大模型,加快煤质快检技术推广,构建“基石+仿真+大模型”聚合智能体。据悉,国家能源集团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将大模型的应用扩展到其余11个业务域、62个关键应用场景,完成超60个智能体的研发工作。

  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于6月28日正式发布。该模型以“首创多能协同动态优化新引擎,首创发电行业垂直深耕新范式,首创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决策新体系”三个创新,构建了覆盖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实现电力全场景智慧化升级、模型自主优化能力升级和电系统智能化变革升级,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

  据悉,“擎源”发电大模型在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等方面实现提质增效,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稳发稳供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全球首个专门面向发电行业的大模型,“擎源”参数规模达到千亿级,在模型体量、算力要求以及系统架构方面,已全面对标乃至超越了目前国际上同类模型的水准。它的出现,填补了国际能源行业长期以来在大模型领域缺乏垂直专属平台的空白。它就像一个专门为发电行业“量身定制”的拥有超强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的“超级大脑”,深刻理解发电产业场景复杂、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的特点。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国五大电力集团之一,拥有极其庞大的装机规模,这为“擎源”提供了海量的、真实的运行数据作为“学习资料”,让它能不断成长、优化。

  通过高度集成的数据平台和智能体部署,模型实现了从发电侧到用户侧的全场景覆盖。在实际落地中,“擎源”已实现对发电生产、调度中枢、设备检修、安全运行等关键业务的AI全覆盖。尤其在火电运行寻优方面,模型能在15分钟内做出预判调节能力的建议,预测准确率达90%,技术能力已处于全球领先。

  其次,“擎源”实现了三大关键创新。它开创了“多能协同动态优化新引擎”,让火电、水电、新能源等多种发电方式能在AI的指挥下更默契、高效地配合运行;它树立了“发电行业垂直深耕新范式”,意味着AI技术真正深入到了发电的核心业务环节,而非浮于表面;它还构建了“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决策新体系”,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可靠。

  目前,“擎源”已在安全环保、电力交易、生产调度、设备检修四大业务领域成功应用,覆盖了13个具体场景,部署了41个智能体,有效破解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风险高、交易决策难、多能协同复杂、设备运维被动等关键痛点,未来将进一步构建更加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对于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场景应用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目前,华能、华电、国家电投、大唐也都将AI应用作为集团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擎源”大模型在深度和广度上迈出了更关键的一步——尝试对发电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一场全链条的智能化重构和决策升级。包括电力市场交易、多能源协同生产调度、设备预测性维护和安全风险管控等环节,从而成为驱动整个发电系统的智能“中枢神经系统”。(来源:能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