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依托激光点云智能分析系统,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宜昌运维分部无人机班班长王伟东发现一处疑似线路地线断股缺陷,操纵无人机飞巡开展缺陷复核,并将情况发送给运维检修人员。该系统由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自主开发,能通过点云数据精准发现线路断股缺陷。
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操作无人机巡检线路。孔韬 摄
雷击、风偏摆动和覆冰等因素可能导致线路断股,影响安全运行。“最早,排查断股缺陷主要靠人工登塔、用望远镜看,耗时耗力。在山区、林区等地形复杂区域,人工排查难度大、风险高,且容易出现遗漏。有了无人机后,我们可以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巡检图像排查这类缺陷。但受线路长度等因素影响,效率提高有限。”王伟东说,激光点云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排查效率和缺陷发现率。
激光点云建模是通过高精度扫描设备捕获物体表面海量空间坐标点,结合颜色、反射强度等属性数据,构建三维数字模型的技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通道进行全方位扫描,快速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构建点云模型,相当于绘制了一幅精确的线路通道“数字地图”。2024年,在此基础上,国网湖北电力自主开发激光点云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能根据点云模型中的线路分叉、下垂等情况,判定疑似断股点,辅助运维人员精准定位缺陷。
此外,依托激光点云智能分析系统,运维人员能直观、清晰查看线路周边的地形地貌、树木生长及建筑物分布等情况,精准测算线路与周边物体的距离,及时排查消除树障等外力破坏隐患。
目前,激光点云智能分析系统每10分钟可完成50千米线路运行情况智能诊断,断股识别准确率达92%。该系统还能派发预警工单,辅助运维人员动态调整缺陷排查和处置策略。(刘帮 杨世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