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采集完成,数据传输正常,后续自主飞巡将依托精准坐标开展!”8月26日,在临城县路家韩村,国网临城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人员王利勇操作专用无人机平稳降落,与同事协作完成35千伏韩鸭Ⅱ线的航线采集工作,为即将启动的无人机自主飞巡构建起“导航框架”。这一作业场景,正是该公司以科技为抓手,助力电网运维提质增效、保障群众可靠用电的生动实践。
临城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给电网线路运维带来较大挑战。为突破地理条件限制,提升巡检效率与质量,临城县公司将无人机技术打造为电网运维的“新利器”,并选派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组建无人机巡检专班。本次航线采集是实现自主飞巡的关键步骤。作业过程中,王利勇操控无人机缓缓升空,借助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红外测温设备,实时采集杆塔位置、线路走向、周边环境等数据,并自动回传至后台系统。
“航线采集如同为无人机‘绘制地图’,可定制出专属的巡检路线。”王利勇指着遥控器屏幕上的航线轨迹解释道。采集完成后,无人机在自主飞巡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可沿预设路线精准飞行,自动规避障碍,并借助红外测温技术及时识别线路过热等隐蔽缺陷。在自主飞行模式下,效率可达到人工巡线的5倍,还可深入人员难以抵达的区域,实现线路隐患的“无死角”排查。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剩余27条35千伏线路的航线采集,不断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该公司无人机专班成员杨科普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完成71条10千伏线路的无人机航线采集与自主飞巡验证,总里程达1297公里,为实现无人机自主飞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巡检应用范围,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空中巡检+地面运维”立体化电网保障体系,持续以科技赋能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电力支撑。(张晓哲 白天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