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企业报道

云南国际立足优势潜心攻关

云南日报发布时间:2025-08-28 09:00:43  作者:季征

  8月22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180个项目(人)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农业领域到工业领域,一批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的新技术新成果加速涌现,反映着近年来创新型云南建设的新成效。

  绿色模块代表风机正常运行、黄色模块代表风机告警、红色模块代表风机故障……在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大屏幕上,多彩的色块让公司运维的数百台风力发电机运行情况一目了然。高原风电场高效能管理平台及智能运维系统的使用,实现故障预警精度大于94%,风力发电机单机运维成本降低20%以上。

  多年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科研团队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解决了高原复杂地形风能利用率低、机组高效安全运行难、风电场运维难度大等难题,形成多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原复杂地形风能高效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云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长期保持全国第一,这主要得益于云南丰富的风能资源、科学的规划设计以及科研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项目组成员、云南电投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琳说,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风力有着不稳定切变、大湍流、强阵风等显著特点,加之地形复杂,常规风资源评估模型难以适应风电机群优化选址。针对这一难题,项目组研发高原复杂地形风资源精准评估及机群优化选址技术,实现了高原风电场装机容量提升20%以上。

  “过去在风电场建设中,厂家提供风机一般都是标准化设计,以平原传统功率保证正常运行,这样的设备在高原环境下极易出现故障,风能利用效率也随之降低。”朱琳介绍,项目组联合行业龙头厂家研发了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大容量风电机组高效安全控制技术,实现在多变环境因素影响下高原风电机组最优功率控制,机组发电量提升1.5%至3.0%,平均无故障时间提升6.0%至8.5%。

  此外,项目组研发了基于数智化技术的高原风电场智能运维及效能提升技术,构建了高原风电场数字孪生模型,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子课题中承担了风电领域的实证任务。2023年,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富源西风电项目135台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是当时国内装机规模最大高原风电基地、首座应用超算中心的风电场。

  “基于项目技术创新,国家电投云南国际联合相关项目申报单位,已完成了国内外70余座风电场的优化选址;研发的系列高原机型,应用于3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座大型风电场;机群协同运行与数智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涉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0GW,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朱琳说。(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季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