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企业报道

华电山东公司构建 “答题式”四级科技管理体系  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深层梗阻

华电山东公司发布时间:2025-08-19 09:30:52

  一、问题与挑战

  面对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浪潮,科技创新为能源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赢得战略主动提供了可靠路径,清洁能源得到大力发展。但作为传统煤电企业,如何打破困境,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实现绿色转型,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企业战略聚焦不足,AI+、新一代煤电等前沿领域布局薄弱,产业融合谋划不足。二是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契合不够,匹配度有限,转化效率不足。三是基层企业“重生产、轻研发”惯性思维仍存,创新主动性不足。

  二、改革举措与成效

  华电山东公司创新构建“精准出题-高效解题-从严判题-滚动储题”四级科技体系,聚焦顶层设计、产学研、评价闭环、氛围营造发力,为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源动力。

  (一)聚焦生产实际“精准出题”,众筹需求筛痛点。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工作意见为指导,梳理新一代煤电技术、人工智能等科研目标,做实科技发展“后备题库”。

  二是以生产实际为出发点,每季度开展科技创新需求征集,储备科技发展“需求题库”。

  三是“一对一”开展交流座谈,找准科技创新痛点、明确发展重点难点,设立攻关“军令状”,做实科技发展“精准题库”。2024年取得2项国家研发计划、3项中央企业创新LHT攻关任务,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二)推进产学研融合“高效解题” ,协同联动破壁垒。

  一是以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为载体,与科研机构战略合作,找寻“共答人”,助力科技攻关“从0到1”突破。参与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等项目,推动基础性课题凝练。

  二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联合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找到“同答人”,积极争取国家级课题。2025年新申报1项省重、4项国重项目。

  三是有效扩大“朋友圈”,与华为等国内头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先后开展30余次技术交流和现场调研,找准“解题人”,同题共答,联动破解难题。

  (三)强化过程管控“从严判题”,闭环监督提质效。

  一是数智赋能,上线科技创新管理模块,架设进度预警“探照灯”,实时追踪,滞后自动触发“黄牌预警”并纳入重点督办清单,确保问题即知即改、按期销号。

  二是多验齐审,拧紧项目成效“安全阀”,构建“现场核查-技术评价-总体验收”三级联动验收机制,实施交叉核验与现场复核双重把关,确保成果真实可靠、效能精准释放。

  三是绩效驱动,用好成果转化“指挥棒”,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成效显著团队,按创收比例予以奖励,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四)营造创新生态“滚动储题”,全员参与提氛围。

  一是强化知识普及,聚焦氢储能等前沿课题,创新模式,打造“科智讲堂”创新IP,以学“备题”。2025年融合开展科智讲堂+青春讲堂新模式,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是强化“以赛促训、促学、促练”机制,依托竞赛提升专业水平,滚动“储题”。举办首届数智化应用技能大赛等项目,助力课题进一步凝练。

  三是完善荣誉体系树立标杆。制定科技创新评选表彰制度,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激发职工创新源动力,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

  三、经验与启示

  华电山东公司通过重构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源动力,为传统能源企业科技突围提供新范式。

  一是战略级清单管理破局“创新失焦”,以战略和痛点双清单牵引资源投入,“一对一”强化落实,让科研瞄准靶心。

  二是培育产学研创新生态打通“转化梗阻”,助力生产实际和前沿技术“双向选择”,推动深度融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文化浸润工程激活创新活力,以氛围营造为核心,打造三位一体群策群力的科技创新文化,让创新成为全员行动,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和活力。(华电山东公司)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