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江汉110千伏、光华35千伏变电站成功“上岗”。这是该气田首次将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变电站。
该机器人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巡检设备,由移动载体、通信设备和检测设备组成,可实现变电站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与设备状态监测。主要配置包含高清摄像机、红外热像仪、传感器等检测模块,其采用四轮独立转向与驱动技术适应复杂地形,具备抗恶劣环境能力。设备与电网生产系统直接联动,实现仪表识别、异常预警、数据集成及远程视频联动功能。
这位身形灵巧的“员工”不需要休息,它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只见它快速地穿梭于每个设备间,伸长“脖子”、转动“眼睛”就可以完成一次对高压设备的巡检。
“一直以来,涪陵气田在变电站巡检方面,主要采用‘人工+红外测温仪’的定时定点模式。”水电分公司涪陵水电信大队负责人王畅介绍,传统变电站巡检,运维人员需顶烈日持红外仪穿梭记录,冒暴雨踏泥泞检查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摆脱人为因素束缚,能够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检。
更重要的是,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进入带电区域,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对复杂环境中的转供电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精准检查,实时监测并传输设备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
“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全站设备动态,画面清晰、数据精准,工作效率提升近三倍。”涪陵页岩气田江汉110千伏变电站变电运行工雷克明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肩负着日常设备巡检的重任,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还能挺身而出,代替当班员工进入带电开关和母线区域展开巡检工作,第一时间揪出转供电设备存在的隐患。(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翀 通讯员 谢江 罗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