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力数字化 > 产经信息

国网含山县供电:数字化赋能助力输电线路运维提质增效

电力网发布时间:2025-08-20 11:07:41

  近年来,随着国网公司各种数字化应用推广,国网含山县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也积极应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运维的方方面面,实现提质增效。

  强化基础数据治理,筑牢精准运维根基

  系统核查数据一致性。依托对含山地区110千伏输电线路的熟悉基础,针对近年来线路新增较多的现状,系统梳理了线上台账和线下实况的一致性,确保各相关系统数据准确可靠。动态更新核心基础资料。结合运维实践经验,全面修订并动态维护线路现场运行规程、相序图、累距表等关键基础台账,为线路状态评估与运维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驱动运维质效双升

  拓展无人机全场景应用。大力推进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运维全场景的应用,涵盖日常定位巡视、杆塔本体红外检测和故障应急查找等环节。创新应用激光扫描技术。首次在35千伏苍山-谢集线路工程投运验收工作中,创新采用大疆经纬M350 RTK无人机搭载禅思L2激光雷达云台进行杆塔本体和线路通道激光点云扫描建模,精准校验施工质量及通道隐患(尤其是树障)与导线的净空距离,显著提升验收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科技赋能树障精准防控。运用无人机激光扫描建模结合专业树障分析软件,对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中大档距、树林密集段开展树线安全距离精确分析。累计完成160处树障隐患点扫描评估,为迎峰度夏期间树障隐患的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强化缺陷隐患闭环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隐患分级管控与精准消缺。系统整理输电线路现存缺陷隐患清单,依据严重程度(一般、严重和危急)分类建档,并紧密结合检修计划实施快速治理。上半年,累计成功消除“三跨”隐患1处、树障隐患80处,杆塔本体缺陷35处,鸟巢及异物隐患85处,有效保障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技能水平

  对标学习前沿技术。通过“220千伏无人机小飞侠法等电位带电作业”现场观摩学习,深入了解大载重无人机在输电带电作业中的创新应用模式。加速飞手培养与技能转化。着力加强班组无人机实操技能培训与资质认证工作,持续提升班组智能化运维应用能力。(郭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