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是中国电力主题日。143年前,中国第一个发电厂创办,我国的电力工业从零开始,通过百余年的筚路蓝缕艰难探索,终于全面走到了世界前列。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电力行业正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国产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助力构建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关键系统的国产化突围,银河麒麟打造坚实底座
电力属于关乎国际民生的关键行业领域。电力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建设是实现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一场规模宏大的国产化建设正在电力行业加速推进,并且创造了许多“首台套”类突破性进展,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应用成效显著,彰显自主科技硬核实力。
2020年11月,中国火电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国内首套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自主安全DCS 在华电芜湖电厂成功投运,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力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该系统由中国华电和中国电子等企业联合攻关研发,基于中国电子飞腾芯片、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达梦数据库、长城整机,控制范围覆盖锅炉、汽轮机(DEH)等主辅设备,实现国内自主安全DCS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上的首次示范应用和全厂一体化控制。麒麟软件与华电集团国电南自联合申报的“自主可控发电分散控制系统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1年,搭载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国内首套自主安全水电新能源集控系统在贵州黔源电力成功投运,意味着我国水电新能源控制系统全面实现自主创新。麒麟软件和华电集团国电南自联合开发的“基于自主可控软硬件的水电站群智能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2022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3年1月,人民日报报道首个央企全栈式自主、可控超大型数字化系统——“电力行业企业资源运营平台”成功投用。该平台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达梦数据、飞腾公司、麒麟软件聚焦全链路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助力南方电网公司及所属南网数字集团建成,实现了全栈式国产基础软硬件应用及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突破。
作为信息化核心的国产操作系统,为电力关键系统的应用创新筑牢坚实底座,有力保障了我国高端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凭借其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已成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众多发电集团核心业务平台的主流选择。在国网江苏电力的通用信创办公计算机设备采购项目采购中,搭载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整机产品优势中标,占项目总量80%以上。经过长期大规模部署验证,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技术成果及其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价值贡献得到行业和各界高度认可。
从终端到核心业务,全栈国产化进程加速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了关键行业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的更新目标:到2027年将更新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具体到电力装备行业,预计到2027年,核心业务领域关键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重点方向部分涉及到工业操作系统方面,要求全面推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嵌入式软件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更新换代。
实际上,近年来,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应用已从单一系统向电力企业全业务场景扩展,形成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国产化体系。
由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与麒麟软件、飞腾公司等网信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创新,基于银河麒麟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飞腾腾珑E2000研发了风力发电机组自主控制系统DT WindOS(E2000Q),新型工业与智能控制系统打通了从CPU、操作系统到高可靠性、强实时要求的工控系统全栈技术链路,并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率先实现突破。由中国电子参与联合攻关研发的全国首套700兆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华能睿渥HNICS-H316在华能小湾水电站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高水头、大容量水力发电领域核心监控系统实现自主创新。
作为支撑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国产化核心力量,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度、发电监控、企业管理等核心环节,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利好下,以银河麒麟为代表的国产基础软硬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