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 > 专家观点

林伯强:四川电力电量“双缺”,水电“靠天吃饭”难题待解

新京报发布时间:2022-08-22 11:34:27  作者:林伯强

  8月21日,四川省能源供应保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于当日零时启动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这是2022年1月《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试行)》施行以来,四川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早在8月15日,四川省就已经对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对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以让电于民。

  8月16日,四川达州发布《有序限电预告》,声称在采取一切措施仍无法缓解供电压力的情况下,将对辖区内的居民用户实行有序限电,每条线路计划持续时间约两个半小时。

  当前,四川省电力供需形势已由7月的高峰时期电力“紧缺”,转变为全天电力电量“双缺”的严峻局面。预计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同期增加25%,电力保供面临严峻局面,因此一级应急响应的启动不可避免。

  四川作为水电大省,为何突然变得电力电量“双缺”?原因在于供需因素叠加,即极端高温导致的负荷激增,叠加丰水期来水偏枯是主要诱因。

  高温干旱是四川缺电主要原因

  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占全省发电量的81.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

  但今年夏天,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频现,极端性特征明显。从8月7日开始,四川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的40℃以上高温天气。由于持续性的高温天气,今年7月4日至16日,四川电网最大负荷达较去年同期增长14%,居民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93.3%。

  与此同时,作为水电大省的四川迎来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丰水期来水严重偏枯。四川丰水期一般从5月或6月开始,一直持续至9至10月。但今年7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8%,位列历史同期第一少位。8月以来四川水电来水偏枯达五成,水电供电能力大幅下降。

  丰水期来水不足,缺水导致电力供需出现巨大缺口,成为四川目前缺电的主要原因。

  往年四川电力供应较为充裕,是传统的外送电大省,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端,向重庆、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送电。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五直八交”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到356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1年底,四川水电外送电量连续五年超过1300亿千瓦时,约占自身水力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单就今年上半年四川送出电力也同比增长了66.3%,占全国各省送出电力的9.1%。

  但水电也是“靠天吃饭”,在今年严重缺电的情况下,四川可能需要其他省份的支持。今年8月15日,四川在电力保供调度会上提出“增大水电留川规模,大幅削减四川低谷年度外送计划电力”。

  由于四川省内向家坝、洛溪渡、锦屏等梯级大型水电站,均由国家统筹安排开发和消纳,其电量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分配。省内省外有固定的分配比例,即使是在自身缺电的情况下,四川仍需外送履约。

  面临巨大电力缺口,四川可以与接收方商量大幅削减电力外送计划,增大水电留川规模之外,还可以争取省外电力紧急支援。但是,电力入川通道如果满载运行,跨区跨省电力支援难度也会很大。

  电网智能化和扩容建设是关键

  四川是光伏和半导体硅片第二大产能地,占全国产能14%。受四川省本轮限电影响,四川地区硅料、硅片及电池片企业可能需要停产停工一段时间。有序用电通知,已明确本次停电未将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排除在外,因此半导体企业也将受到影响。

  此外,四川省还是国内锂电上下游产业聚集区,锂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在全国均占据较大份额。就影响而言,短期内企业库存还可以保障供应,生产经营不会受到重大影响,所以对行业整体应该影响不大。

  当然,如果有序用电时间延长,则会给四川工业带来较大冲击,甚至影响全国光伏和半导体板块。而且,持续高温下的居民用电需求是刚需,居民用电也备受关注,社会影响大,政府需要慎重处理。

  从短期看,有序用电是解决高温天气导致电力负荷突升的最有效方法。2021年四川省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城乡居民用电占比仅占17%。因此,尽管整体缺电,通过对工业实行有序用电,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紧张,保障居民用电。

  中长期来看,如何应对取决于对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性天气频率的判断。如果只是“百年一遇”,那么实际上能做的事情有限。毕竟,任何相关投资都需要考虑收益,因此只能适度投资。

  然而,如果由于气候变暖,今后出现极端气候的概率增加,政府就有必要从电网建设和多元化电力结构入手,积极布局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一方面,近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较快,稳居全国增速前列,且预计“十四五”期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四川水电占比很高,其他占比较低的电源难以在需要的时刻应对此类电力短缺。因此,提升其他电源比例和外输通道,应该也是保障四川供电的重要措施。

  放诸全国而言,由于气候变化,未来可能将面临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而随着风电光伏比例提升,意味着电源结构可能随之起伏,不稳定系数增加。因此,欲破解电源与气候的双重风险,电网智能化和扩容建设,将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关键。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