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企业 > 市场脉搏

小米宁德合作建厂,电池纽带能否绑定双赢?

中时财经发布时间:2024-05-24 09:33:44  作者:邸睿芳

  小米汽车和宁德时代在甜蜜的“520”节日里,传出了牵手成功的消息。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从市场获悉,由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米汽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北汽海蓝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海蓝芯”)、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京能科技”)共同持股的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时代动力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专注于电池业务。

  在当前电池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这些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选择了在携手并进中逆流而上,这一做法证明了他们面对市场现状的务实态度与策略调整,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考。

  01 市场看好合体新动作

  北京时代动力公司的序幕在今年早春时节便已悄然拉开。

  3月9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动力电池稳定供应,支持产业发展需要,计划与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北汽海蓝芯。该平台公司将与宁德时代、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据上述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工厂。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资51000万元,占比51%;北汽海蓝芯紧随其后贡献39000万元,占比39%;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车则各自注入5000万元,分别占比5%。

  就合作建立电池公司方面,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与小米集团、宁德时代进行联系,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此次头部企业的携手,将包含对电池包的最小单元电芯的研发。在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核心领域,动力电池的装配通常遵循“电芯—模组—电池包”这一层级分明的模式。这一模式从基础单元电芯开始,通过多个电芯的集成组成模组,再将模组装配进由横梁、纵梁构成的外壳上,最终构建成完整的电池包。

  与此同时,北京时代动力的两大投资方——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在电池包技术方面已取得了成果——联手打造了800V电池包。据小米创始人雷军介绍,这款电池包经过了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包括超过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20倍国家标准测试项目数。

  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不仅在研发方面,更是产品供应层面的搭档,其SU7 Pro版搭载了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续航里程达830km,容量为94.3kW,15分钟可补能350km。而SU7 Max版则搭载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容量可达 101kW,支持800V超级快充技术,15分钟可补能510km。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指出,当前电池头部企业和整车头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已成为保障市场稳定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这种合作模式为小米汽车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中增添了筹码。

  北京时代动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小米汽车与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度合作进入新阶段,这一合作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从市场反应来看,小米集团(01810.HK)和宁德时代(300750.SZ)的股价均有所上涨。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收盘,小米集团报19.44港元,较前一日上涨0.73%,总市值达到4851亿港元。宁德时代报204.89元人民币,较前一日上涨1.65%,总市值达到9013亿人民币。

  摩根大通更是对小米集团寄予了期望,于5月21日盘后,宣布将小米集团的港股目标价由21港元调升14%至24港元,并表示小米集团核心业务的毛利率有望保持韧性,且电动车业务料加快发展,上调今明两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约14%和2%。

  02在产能过剩中逆流而上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喧嚣中,一场关乎电池产能的较量正在上演。崔东树表示,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池产能是相对过剩的。

  据SMM数据,按照当前4月份已经实际落地的电池产能来算,预计2024年国内锂电池年化产能在1976GWh左右。然而,考虑到4月中国锂电池产量94.88GWh的情况,SMM预计2024年国内锂电池年化产量在1138.56GWh,年化产能利用率仅为57.62%。这无疑揭示了电池产能过剩的现实。

  此外,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业绩数据,更是进一步佐证了市场的“拥挤”情况。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3.4%到2023年上半年的60.5%,再到第三季度回升至70%,其电池系统产能利用率一直未能回归高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信部于今年5月8日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面对这样的产业环境,北京时代动力公司的成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为何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有企业逆流而上?事实上,这一举措并非无的放矢。

  近年来,不少车企涉足电池领域,力求争夺对电池的话语权。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发出“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的感叹,直指电池成本在整车制造成本中占据的显著比例。而后,广汽于2022年10月成立了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势力车企中,蔚来汽车于去年10月投资20亿成立了电池公司,继续加大迈入电池领域的步伐。

  作为后起之秀的小米汽车,在前人蹚路后,自然更能意识到电池的重要性。雷军曾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表示,电池是纯电车的基石,是核心部件,成本占到整车的40%—50%,并且影响着车辆的续航、安全和操控性能。

  为此,小米汽车在自研核心技术中,将自研电池技术列为一大重点。目前SU7 Max 所搭载的电池便采用了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既节约车内空间又保障电池安全。

  5月15日,雷军在社交软件上宣布,小米汽车已交付1万辆,并表示正在全力扩产,保证今年内至少交付10万辆新车。要实现这一目标,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而合资一家电池公司或是自身电池供应的有力保证。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目前整车企业与电池厂商建立合资公司的案例比比皆是。整车企业与电池公司进行强绑定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和形成更好的适配关系。”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此次在京建厂不仅是其完善生产布局、靠近北方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其绑定整车企业、确保市场份额的关键举措。“目前电池产业竞争相对比较严峻,宁德时代绑定小米汽车对其发展很重要。”崔东树说道。

  宁德时代的在京客户除了小米汽车外,还有北汽这一老客户。宁德时代是极狐汽车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双方合作始于2010年,在电芯、模组、电池系统三大层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另外,理想汽车的第一款纯电MPV车型—理想MEGA,也是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宁德时代为了能和车企强绑定、就近送,在新工厂的选址上也是下了功夫。北京时代动力的地址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北路,距离小米汽车工厂仅8.5公里,距离北汽蓝谷2.3公里。

  如今路已铺好,至于此次合作是否真正做到了“强强联合”,新工厂电池的产能和质量如何,则要交给未来市场来验证了。

  中时财经 作者:邸睿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