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力推碳排放交易体系 我国碳市场建设任重道远原创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中亿财经网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控制碳排放,全球各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数量最大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随着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7年起,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指导与推动我国低碳发展和碳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性文件。我国低碳发展和碳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性文件部分汇总

  为国家战略转型升级,减排是中国追求多年的道路,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2011年年10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湖北七个省市地区在2013-2015年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此后,配套文件相继下发,七个试点市场在政策引导下顺利运行。

  以广东碳市场为例。广东省于2013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为交易平台,在2016年自然年(截至12月31日),广东碳市场共计成交配额2334.05万吨,总成交金额2.89亿元。其中,一级市场成交量100万吨,成交金额高达1128.5万元;二级市场成交量2234.05万吨,成交金额高达2.78亿元,比2015年二级市场成交量695.65万吨增加了1538.40万吨,同比增长221.15%;CCER成交量1908.92万吨,同比增长1788.14%;居全国第一。从启动至今,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4684.93万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约34.46%,总成交金额12.54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6.89%,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广东省碳交易机制图解目前虽然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百亿吨的交易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中国碳市场整体上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碳交易体系。2月17日下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于2017年启动的中国碳市场“将覆盖40亿吨CO2(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欧洲碳市场的两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2017年,我国全国碳市场将正式启动,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级碳市场。但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尚处于起步阶段,碳交易平台建设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在碳市场建设发展的道路上还需继续努力,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交易所制度,逐步消除各交易所制度标准的差异,建立统一的交易机制与规则,塑造日益完善的碳交易平台,也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的必做功课。

      关键词:区块链, 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