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阅读

3大逻辑透视新能源的火热真相

财经早餐 发布时间:2022-07-27 11:38:29

过去几年中,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迅速,消费、医药、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概念层出不穷,投资人获取收益的难度也愈发加大。

投资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避免产生永久性亏损,而避免永久性亏损的前提是对行业等有充分的了解,搞清楚投资逻辑,看懂行业长期发展方向。

以新能源为例,2019年到2021年,新能源是少数连续三年大热的行业,新能源指数在这三年中,涨幅更是高达280.77%,无疑成为资本市场上相当闪耀的星。

但经历了三年的高歌猛进后,2022年初,新能源成为了重灾区,不仅指数开启回调,重仓新能源行业的基金也都大幅回撤,投资人一片怨声载道,市场也出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包括估值过高、市场竞争进入饱和新阶段、需求被高估等等。

不过最近两个月,新能源则是再次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爆发力。新能源指数从4月累计上涨了41.50%,短短两个月,便几乎抹平了过去近四个月的亏损。

所以,新能源能够长盛的背后逻辑是什么?现在还能不能踏上这趟车?这趟车到底能开多远?为此,老道特邀请到知名讲师蒋伟平老师,为道友们带来了板块分析专题直播,对热门板块与潜力赛道展开专业解读。

感兴趣的道友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免费领取新能源专题研究课程!

“低碳环保”大趋势,是支撑新能源的第一大逻辑

2020年9月,我们首次提出碳中和的目标,而仅仅半年的光景,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了全球88%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经济规模的90%以上。

很明显,碳中和或已经成为全球大势,在改变企业的远景,也在影响我们生活的近况,而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的发展就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

招商银行研究院曾做出预测,2030年“碳达峰”时期,中国整体汽车行业保有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约 17%;至2035年的全国汽车销量数据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规模或将突破50%,达到1500万辆的规模。

而新能源领域中,除了新能源车,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现在全球光伏产业提速,光伏或正在迎来需求高峰。按照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去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70GW,同比增长 31%,预计未来三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275、300、330GW。

风电目前主要是海外市场,根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57.2GW,其中中国大陆 27.7GW,其他区域 29.5GW。

相比光伏和风电等,氢能等还处于发展阶段,但空间也很大。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 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持续的政策支持,是支撑新能源的第二大逻辑

今年启动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已经有超50省市区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以现金补贴、消费券、抽奖等方式促进汽车消费。同时,现在正在加强新能源配套设施的建设。

新能源车本身具有了竞争力,接下来就是让充电基础设施充分满足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

研究机构分析称,在2030年车桩比1:1的目标约束下,未来十年充电桩市场总投资额近万亿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超千亿元。

而光伏和风电等,也在加快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至于氢能等领域,现在还在补贴推进阶段。现在全国已有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山东等20余省(区、市)出台了氢能补贴政策,对氢站或者燃料电池汽车进行补贴。

新能源涉及的产业链众多,一个行业进入成长期,另一个行业可能还在发展期,是一条长期的投资主线。

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是支撑新能源的第三大逻辑

如果新能源产业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需求推动,没有自下而上的内生市场需求,生命力也是非常有限。得益于技术进步,多项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实质突破,实用性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市场本身的需求被激发。

以电池续航为例,如今许多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超过了320km,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目前电池性能还在不断提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1.0》做出的规划,2020年系统级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2030年将达到500Wh/kg。

电池成本也是大幅下降。虽然2021年以来,因为上游原材料涨价等,电池价格出现提升,但这个带有周期性,并不是常态,而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是长期发展趋势。

此外,钠离子电池已经在2021年问世,钠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与高集成效率等优势。

钠元素分布广泛,容易获取,而锂资源主要分布在美洲、澳洲等地,分布不均匀,在地壳中的丰度较低。

所以纳资源具有低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原材料碳酸钠价格大多在 2000 元/吨左右,而锂离子电池的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其历史价格波动区间大多在 4-20 万元/吨。同时钠离子电池能用比铜箔更便宜的铝箔做集流体,所以材料成本预计也会大幅降低。

而在清洁能源领域,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暑的数据,2010年到2020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5%、56%和48%。

“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等关键部件产业化量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流规模化量产晶体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从“十三五”初期的18.5%提升至22.8%。

“十四五”期间,预计一方面是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等,另一方面是推动光伏发电并网性能提升,同时推进光伏智慧制造与设备国产化。

风电目前或已经步入平价时代,根据 IRENA 数据,全球陆上风电 PPA 已降至最低化石燃料成本以下。

当清洁能源的成本和传统能源的综合成本不相上下,甚至更低,新能源的内生需求更可能被催生。虽然补贴在退坡,依然能保持快速发展,这是新能源发展更坚实的支撑。

老道总结

新能源的发展,是企业的竞争,也是大国的角力。一个产业,从以低门槛技术环节切入,到积累技术和经验,到逐步突破高壁垒,异常艰辛。我们用十多年的时间打下基础,翻越千山,如今或正在迎来爆发阶段。

当然,因为行业整体较新,科技投入高等,新能源本是一个高波动行业,投资这类行业的,希望大家明白自己投资时,到底在投资什么,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心。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