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阅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俊峰: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三峡力量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05-28 00:00:00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三峡力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访谈

  本网讯(喻清卿)近期,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即将迎来上市,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希望三峡能源上市后,聚焦清洁能源主业做优做强,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摄影:陈旋

  大力开发风光资源

  推动能源系统转型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革,李俊峰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增长方式、生活方式和能源系统的转型。

  清洁化、低碳化是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国家提出要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会改变,化石能源减少的比例,势必要依靠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电等清洁能源补足,受制于开发条件和环保安全要求,目前仅风电、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正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李俊峰认为,三峡集团应该在国家政策安排下,发挥优势能力,加强风光资源开发,不断助力我国能源系统转型。

  开展“源网荷储”模式示范

  探索新能源消纳路径

  风电、光伏项目大量投产,却因为消纳能力不足出现“弃风弃光”,造成此种现象,并非能源过剩,而是系统发展不足的表现。“国家提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相信消纳问题在‘十四五’期间会逐步得到解决。”李俊峰说。

  除了加快电网建设,配套储能技术也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风光发电的波动性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根据用电需求调整供电,必须通过大容量、高安全和可靠性储能应用,来提高新能源电源灵活调度能力。三峡能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建设全球最大的源网荷储项目,提供了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等问题,将引领新能源运营模式未来发展方向。”李俊峰表示。

  发挥三峡能源引领优势

  打造新能源技术研发平台

  我国电力系统中有60%-70%的电源装机来自于央企,这意味着央企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李俊峰认为,三峡能源在青海格尔木建成国内首个光伏平价上网项目,使光伏电价第一次低于当地燃煤发电标杆电价,让清洁能源的平价电力进入千家万户,对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央企的先行先试,对全国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说。

  这一引领作用还体现在科技创新上。三峡能源深耕海上风电领域,预计到2021年底,有望成为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企业,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三峡能源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动大容量机型研发,掌握海上风电大容量风机核心技术,迅速提升了我国海上风机制造水平,降低造价成本,促进了海上风电快速发展。

  李俊峰指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海上风电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合作的可能。相信三峡能源会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发挥创新优势,打造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平台,带动行业一起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促进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