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上任百日,刘明胜对国家电投总部“动刀”!

国企要参发布时间:2024-05-15 13:31:17  作者:詹碧华

  2024年1月22日,刘明胜正式就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的“一把手”。至今,刘明胜执掌国家电投已满百日,其一举一动备受各界关注。

  就在外界都在猜测刘明胜上任后国家电投的改革将从何处着手时,国家电投日前对外宣布,总部组织机构优化调整方案正式落地实施。这是继2018年后国家电投又一次总部组织机构调整。

  国家电投为何要在此时调整总部组织机构?

  钱智民启动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对总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并非国家电投首次调整总部机构,早在2018年其前任董事长钱智民刚到任时就进行过调整。

  国家电投是2015年7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合并重组而来。重组之初,国家核电整体并入国家电投,作为一级半企业,拥有独立总部,并保持着较为独立的运作模式。总部独立研究有关核电发展的重大议题,管理核电有关业务,国家电投总部对此很少干涉。

  2018年钱智民上任后提出,这种过渡状态持续太久不利于真正融合。“当时大家还有门户之见,中电投出身的干部认为国家核电干部提拔得快,国家核电对中电投的干部也有一些看法。”因此,钱智民提出,首先要实现总部的二合一。

  2018年9月,国家电投总部与国家核电总部深度融合,国家核电成员单位由国家电投直接管理。国家电投成立核能事业部,国家核电的其他相关职能调整进入国家电投总部,国家核电不再独立存在。

  2019年8月9日,上海核工院与原国家核电下属的工程管理单位国核工程公司共同组建为新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这一调整完成后,国家电投的核电板块共有国家核电、中电核、国核铀业三家企业,构建了核能科技与工程、运营、拓展三大产业平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刘明胜接力调整

  但对国家电投而言,此前的总部机构调整还没完全到位,为了因应新的时代挑战,需要继续调整。

  据了解,此次调整后,国家电投总部组织机构(不含纪检监察组)从原先的21个部门进一步优化为17个部门。

  从国家电投总部组织机构调整后的架构来看,新增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经营管理部、基础产业部。

  把战略规划部、发展部合并为战略规划与发展部,计划与财务部、资本运营部合并为财务与资本部,科技与创新部、数字化中心合并为科技与数智化部,法人治理部、法律商务部合并法律与风险管理部。

  将宣传与群团部拆分为党组宣传部、群团部。

  裁撤了产业协同与服务中心、电力营销中心、燃料管理及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并将其相关职能并入新的职能部门。

  国家电投表示,此次总部组织机构优化调整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在资源配置上加大“统”的力度,在产业管理上体现“专”的要求,突出总部“战略管控中心”定位,强化“出政策、定标准、做评价、管例外”职能,促进国家电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定位清晰、职能完善、管放相宜、治理现代”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应该与其战略发展相适应。国家电投总部组织机构调整的背景是,中央企业在党的二十大之后承担着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新使命新任务。因此,国家电投总部增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部,这种架构调整有利于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体现了新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鲜明导向。

  此外,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阶段,中央企业曾经针对集团总部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管理链条长、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减少央企总部部门数量和人数。此次国家电投将总部部门由21个优化成17个,有利于整合相关职能,例如将财务和资本运营整合为一个部门,有利于优化集团管控体系,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活力。

  通过此次总部机构调整,减少冗余岗位,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将助推国家电投集团整体实力提升,为集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发展的要求,央企调整总部职能机构、加强总部建设是其落实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必然要求。

  200余个项目启动

  企业观察报记者注意到,除了调整总部机构,4月29日,国家电投还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十四五”重大能源保供项目推进启动会。

  启动会上,国家电投董事长刘明胜宣布首批装机规模超8000万千瓦,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的200余个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纳入首批清单的项目中,清洁能源项目占比超90%。

  据了解,此次首批启动的项目聚焦新能源、高效清洁煤电以及水电等调节性电源,将为能源保供提供坚实保障。项目覆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专项攻关任务、核能氢能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核、风、光、储、氢等领域发力攻坚,持续做大产业规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加速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效率效益,为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项目开发建设注重上下游协同和地方合作,持续推动“十四五”基础设施投资,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为中国能源电力特别是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电投总经理栗宝卿表示,此举旨在以高质量投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有利于推动能源增产保供和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电投调整后的总部机构有助于推动上述项目有效落地。(来源:国企要参 作者:詹碧华)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