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三峡新风故事汇 | 将“苦日子”穿在身上 将“紧日子”记在心里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09-24 00:00:00

  本网讯(朱静霞 战旻玥)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员工杨瑞,会因身上穿着的那套灰色旧工装,被别人好奇打量。

  “这套旧工服没见过,看起来有年头了,咋还穿?”

  “它陪伴我走过了从三峡工程建设高峰期,到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的几十年岁月,哪舍得扔呢!再说,工作上要艰苦奋斗,生活中要勤俭节约,日子再好,这套工服我能穿一天就穿一天!”

  

  ▲ 当年的工服,杨瑞至今仍在穿。(流域管理中心供图)

  短暂的对话往往以好奇开始,以敬佩结束。每每此时,杨瑞的内心总会涌起自豪与感恩之情——

  那份源自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全体建设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己终究是传承下来了。

  开基创业离不开艰苦奋斗,兴家立业离不开勤俭节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朴实道理,既是历代先贤治国治家的信条,也是三峡人传承发扬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

  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睡草席战浊浪的乐观无畏,到新时代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等大国重器时,勇探蛮荒之境的生动实践……复盘三峡集团发展壮大的成长史,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伴随并激励着全体三峡人成就辉煌事业。

  1994年,时年20岁的杨瑞入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参与创造和见证了这座伟大工程太多的历史性时刻——

  

  ▲ 杨瑞1994年入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时领取的床单,至今仍在使用。(流域管理中心供图)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工建设;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顶;2020年11月,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

  穿了几十年的灰色工装,如今起了褶皱,不再美观。但那“皱纹”间,却藏着三峡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宝贵岁月。

  杨瑞告诉记者,1993年11月至1997年11月,工程建设部全体职工,都在三峡工地上的洞湾小区办公和住宿。“我们把一切力量都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顾不上办公和生活条件。宿舍铺着草席就能睡,不安空调,只装大吊扇。”

  1995年夏天,百年未遇的酷暑“蒸烤”着三峡工地。早上睡醒,杨瑞总感觉自己像是躺在了水面上,草席早已被汗水湿透。但更让她难以忘却的,是那些已入耄耋之年,却依旧在酷暑下忘我工作的老专家们。

  

  ▲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三峡工程建设者办公和居住的洞湾小区。(资料图片)

  “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更为繁重,本可为他们配备空调,但他们都以价格太贵拒绝了。”杨瑞说,直到1997年11月大江截流之后,工程建设部职工才整体搬迁至条件稍好的新宿舍。

  从专家到技术人员,再到普通工人,在壮阔的三峡工程建设史上,每名建设者,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八个大字上的重要笔画。

  陈家冲220千伏变电站,是三峡工程安全稳定施工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变电站一直正常运行,职工们晚上就睡在未竣工的临时办公室里。

  最大的一间房,能放十几张床,是标准的“大通铺”。早上醒来,大家笑谈昨晚谁磨了牙,谁说了梦话,谁起夜频繁……个人隐私可谓“一览无余”。

  

  ▲ 洞湾小区内,至今仍存放着三峡工程建设时期的相关芯样。(资料图片)

  在三峡工程的建设队伍中,女子焊接班的故事广为流传。平均身高不到1.6米的女焊工们,每天都要抱着5公斤重的焊条,拽着四五十米的焊把线,爬楼梯、翻模板、钻钢筋网。

  寒冷冬季,遇到狭小而特殊的焊接部位,姑娘们脱去棉袄,换上焊服,蜷缩在狭窄空间里,蹲不得站不得,但接头不焊完,谁都不愿钻出去;流火七月,她们仍要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裹严实,即便这样,也无法避免皮肤被弧光灼得层层脱落,手脚被飞溅的火星烫得伤痕累累。

  如今,杨瑞是一名纪检工作人员。她说,三峡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流域管理中心得到传承。

  流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流域管理中心正把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持续教育引导职工培养过“苦日子”的作风,增强过“紧日子”的自觉。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