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新闻

包头:打造四个5GW新能源开发基地,将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47%以上!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3-15 10:49:07

3月10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特变三峡电能固阳县40万千瓦风电基地、特变土右旗土地治理暨农光互补30万千瓦光伏示范、明阳石拐200MW光伏集中竞配等15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达茂旗6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华电土默特发电分公司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试点、华电包头发电分公司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试点及青山区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跨大青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美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谋划一批新能源项目,打造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基地。年内新能源并网330万千瓦,带动投资700亿元,届时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以上。

原文如下: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包府发〔2022〕9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2022年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包头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22年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围绕建设富强、创新、活力、数字、协调、绿色、开放、宜居、文明、法治、团结、幸福、平安包头具体任务,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稳定运行

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投资和消费,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实施总投资5962亿元的902个重大项目,全力抓好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和领导包联推进,确保每月每季完成投资进度快于时间进度。重点推动投资300亿元的鑫元30万吨颗粒硅一期、投资170亿元的特变电工20万吨高纯多晶硅一期、投资140亿元的双良40GW单晶硅和切片一期、投资58亿元的晶澳三期20GW拉晶和20GW切片、投资45亿元的通威二期5万吨高纯晶硅、投资30亿元的美科12GW单晶硅以及投资5亿元的大地熊年产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投资3亿元的科锐微磁年产5000吨淬磁粉产业化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300亿元以上、竣工项目200个以上。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早谋划项目,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申报时各项手续齐备。年内实施城镇(含园区)基础设施项目135个,总投资354亿元。重点推进百灵庙镇中水利用供水工程、滨河新区中水绿化管线铺设及改造工程2个中水利用项目,西河槽生态治理、东河区沙尔沁防洪治理、大青山水源工程水权转让、小流域治理及边远农牧区饮水安全、中小河流域治理、昆都仑水库除险加固等9个水利项目,沼园路道路综合改造、城区市政设施升级改造、主城区积水点治理二期工程等18个市本级城建项目。实施G65包茂高速包头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展包头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要素保障,统筹煤电油气运以及土地、能耗、水等要素保障供应,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助推发展。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竞争性项目支持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工作。

二是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坚持产业链精准招商,成立专门招商队伍,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加快引进“链主”“群主”“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编制《包头市招商头部企业清单》《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招商目标企业清单》《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招商目标企业清单》,为招商引资提供精准导航。加强社会化委托招商,加强与各级各类商会、协会、大院大所及中介机构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主题会议招商,举办北京、长三角、深圳、厦门等地的招商活动。强化政策招商,建立产业基金,保障生产要素,加快手续办理,让企业放心投资。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000个以上,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增长15%。

三是激发消费潜力。围绕建设区域商贸消费中心,打造8个商贸消费聚集区,发展1000家品牌连锁门店,新增投放智能销售终端100个;培育有生产资质的中央厨房企业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探索中央厨房+门店配送或直取模式。全年新增批零住餐限上企业200家。推进农超、农企对接,全年农牧业龙头企业入驻商城、超市数量新增20家,有效扩大农产品销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马铃薯、燕麦、菜籽油、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上线,促进农村牧区消费。放大节庆消费效应,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开展贯穿全年的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旅游、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持续恢复回升。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锚定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目标,以“一业一策”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加速增长。

一是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落实《包头市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数字化,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工艺和产品结构。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围绕设备换新、机器换工、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全年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50个以上,改造升级传统电机10000台。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重点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化解决方案培育、重点行业改造升级、重点领域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融合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等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标识解析典型应用场景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实施数字化评估诊断和数字化改造“双百户”工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全覆盖,完成10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再培育100个数字化建设项目,打造10户“无人化、黑灯化”的数字化示范工厂或车间。

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实施《包头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充分发挥新材料、新能源“两强”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三类”新兴产业,培育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构建形成“2+3+N”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实施包钢75万吨高合金钢、包铝高纯铝等一批高端化产品项目,推动光威大丝束碳纤维、航天九院无人机研试基地和中远1万吨聚乙烯薄膜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正威铜基新材料、晶源新材料1000吨炭炭复合材料、神华煤制烯烃二期40万吨可降解塑料和浦景化工5万吨聚乙醇酸基降解材料等项目落地开工。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特变三峡电能固阳县40万千瓦风电基地、特变土右旗土地治理暨农光互补30万千瓦光伏示范、明阳石拐200MW光伏集中竞配等15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达茂旗6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华电土默特发电分公司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试点、华电包头发电分公司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试点及青山区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跨大青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美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谋划一批新能源项目,打造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基地。年内新能源并网330万千瓦,带动投资700亿元,届时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以上。围绕核电产业园建设,重点实施中核北方重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改扩建扩能等核电产业工程。现代装备制造业方面,出台《关于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做大北奔龙头企业,建设重卡换电站40座,带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体壮大。加快南高齿风电齿轮箱三期扩建、中车电机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扩建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推进龙马集团投资136亿元的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明阳集团投资50亿元的5—10MW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引进金风科技、三一重能等已经建立合作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我市,培育壮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稀土产业方面,坚持“2+2+N”产业发展路线,集中力量打好稀土产业突破攻坚战,壮大稀土功能材料规模,推进稀土产品向下游延伸,加快稀土终端应用产业发展,持续优化稀土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加快金力永磁材料、中科三环永磁材料、大地熊稀土永磁材料等磁材项目建设,推动热压磁粉、铈磁体等特型磁材加快应用,推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年内建成稀土粉体材料、钕铁硼磁环中试、稀土永磁应用3条示范线,尽快打通从永磁材料到永磁技术再到永磁应用全产业链永磁生态圈,把包头建成“磁谷”。大力发展储氢材料,加快发展镍氢动力电池、启动电源、应急电源等应用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稀土抛光材料,努力在全国光功能材料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大力发展催化剂及助剂材料,加大稀土助剂在环保、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大力发展“稀土+”产业,集中力量攻克稀土钢关键技术,不断拓展稀土在铝镁合金及其他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应用。2022年,力争稀土磁性材料产量达到6万吨,储氢材料产量达到0.4万吨,稀土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数字经济方面,落实《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服务体系,推动“上云上平台”向“赋能赋智”升级。实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平台“双覆盖”工程,全年上平台实现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大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全覆盖,年内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

三是加快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围绕做优做活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全方位打造“包头服务”品牌。物流业,申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承载城市;升级改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华蒙物流园区、九原蒙西物流园区、昆区钢铁物流园区等5个物流园区发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新模式;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工程,推动内蒙古新思路物流公司建设现代综合物流枢纽园区,搭建统一高效物流服务平台;落实“村村通快递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嘎查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5%;实施顺丰快递西北示范基地、土右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总投资58亿元的22个重点物流项目;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金融业,积极壮大金融市场主体,推动内蒙古金融租赁公司获批;引进1—2家机构来包开展业务或设立机构;天和磁材挂牌上市,加快英思特磁材、北辰饲料等企业上市进程;做大绿色金融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生态修复和绿色交通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绿色信贷增长10%以上;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工作;金融业增加值在去年基础上实现大幅增长。商贸流通业,打造包百商圈、青山万达、九原横竖街、东河维多利摩尔城等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点;启动新光中心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推进万科印象城建成运营,引进多弗、海伦堡城市综合体项目;推动稀交所、钢联网等工业电商平台做强做优做大;引进58企服、盘古天地等国内知名电商服务平台和企业,新增商贸流通市场主体上线7万户。文化旅游业,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1个自治区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出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提升5个红色旅游景区功能,新增3个以上国家A级旅游景区;争取达茂旗、石拐区、土右旗、固阳县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打造兼顾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需求的旅游休闲街区,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奥体中心等7个场所组织开展“包头迎冬奥·冰雪惠民生”冰雪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加快建设以“一云一池三平台”为主体的“一键游包头”项目;重点实施华侨城“欢乐谷集团·北方兵器城”项目,在达茂旗、固阳县分别引进1家四星级以上品牌酒店;开通周六日、节假日直达山北地区A级景区旅游公交线路;旅游收入增长15%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推进包头市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和固阳县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健康服务业,成立包头市医学转化中心,完成包头市卫生健康科技100个项目立项,争取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包头,创建1—2个中医药(蒙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加快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年内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5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以上;加快推动基于电子病历数据库的拓展功能应用、云病理中心等项目落地;积极引进山东威高、天士力控股、科创控股、一心堂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推动发展大健康服务保障、药品生产供应和医养结合等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卫生社会工作增加值增长16%以上。养老服务业,推动老年综合养护院、九原区社会福利中心改造、固阳县康养中心等项目落地;围绕社区养老、养老地产、度假型养老、健康养生等产业,积极引进中铁康养、上海慧享福养老、重庆颐天康养等国内知名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小白河健康城、大青山康养小镇、民政福利园区等康养项目建设,打造三级以上养老机构10家;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改造提升农村牧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四是加快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年内实施现代农牧业重点项目102个,总投资246亿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6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7.6万亩并实现“一张图”数字管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25.5亿斤以上;加快以中储粮为龙头的企业落地建设,推进万亩高效数字设施农业园建设,改造升级30个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1000亩高品质水果番茄育种基地,打造年育苗1000万株的自治区最大的优质草莓种苗繁育中心,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加快北黄芪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开展药食同源审批,加强与红牛、王老吉等品牌的企业合作,加快马铃薯等农产品向深加工发展,延长农产品产业链。贯彻落实自治区草畜一体化发展要求,推进2万头奶牛、50万头智能化生态养猪智慧牧场等项目建设,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达到80个,牲畜存栏达到600万头(只)以上,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最大的蛋鸡生产基地。加强与中化集团、辽宁禾丰、中国肉类协会等单位合作,年内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6%。发展新型农牧业市场主体,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打造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提升农牧业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水平。

三、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创新平台。高质量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和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将包头市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纳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整体战略布局。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以及中科院、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等院校合作,支持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包头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基辅理工包头应用技术研究院、包头市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应急装备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包钢(集团)公司和一机集团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应用能力,支持北重集团建设大尺度高强合金极端挤压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装备制造园区、金属深加工园区创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年新增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载体20家以上,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

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制定《包头市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二十五条政策措施》配套管理办法,出台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措施,设立市级奖补资金。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项目库,力争培育认定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户。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新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推动二冶集团、天和磁材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中核北方、北方股份等企业建设国家制造业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年新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三是推进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加快科创飞地建设,持续推进北京、上海中关村等科创基地,实现异地研发孵化、本地转化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关键高纯稀土金属材料、高端液压泵阀系列化研发等80个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年内新认定国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家。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实施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工程,落实好集聚创新资源“八个一批”具体政策措施,力争全年培育国家、自治区级领军人才团队15个以上,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6500人、增长20%;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培养工业4.0等专业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100人以上。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吸引1.8万人以上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组阁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建立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制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和收益分配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加快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为支撑、以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落实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政府投入的研发引导经费再增长20%,带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制定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后补助办法,推动更多企业享受到国家惠企政策,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四、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系统推进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统筹山南山北差异化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协同协作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快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沿黄城市设计,构筑沿黄公共空间和景观绿道体系,带动沿黄整体区域建设,逐步实现包头市沿黄高质量发展目标。完善绿色建筑城市设计体系,开展综合交通发展研究,编制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和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景观、建筑,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持续加强高铁、新能源汽车设施、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总投资1003.6亿元的319个城建重点项目,对193个、51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修缮自由路2号街坊等历史风貌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启动赛罕路、民族东路等快速路网建设,完成林荫路等8条骨架路网畅通工程,打通鄂日登路等10条断头路,推动包头火车站、东站和机场周边区域联动升级改造。加强城市体检评估,实现积水点动态清零,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推进赛汗塔拉海绵体建设和希望铝业园区、稀土高新区等再生水管网建设,完成雨污管网和道路空洞探测700公里,打造新都市区、北梁腾空区海绵示范片区。建成充电桩700个,推动敖根道立体停车场竣工投用,新增停车位5000个。优化绿化供给模式,修编完成《包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城垣带状公园等园林绿化项目,建设20处口袋公园,改造升级30个体育公园和社区运动休闲公园,实现城区绿地黄土裸露动态清零。实施110国道、四道沙河绿道改造等绿化项目,加强绿道网络和健身步道建设,提升赛罕塔拉城中草原等重点区域景观风貌,打造一批展示城市形象的鹿城客厅和兼具景观、游憩功能的“微客厅”。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推行“片长制”“街长制”,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推进“六乱”和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高标准完成125条背街小巷治理,新建、改造150座公共厕所。规范设置便民市场50个、便民早夜市100个。推进城市道路空间“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线合一”,彻底解决道路两侧杆箱线设置凌乱等问题。推动主城区680个居民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在210个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加速环卫作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提升市区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质量。牢固树立运营城市理念,出台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税费、补偿安置、不动产登记等系列政策,在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公厕和环卫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市场实施、政府考核的管理模式,建立多渠道、多主体、多层级的城市更新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区域5G网络等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旗县区重要场景基本覆盖;支持重点应用场景5G网络覆盖,支持工业园区5G应用专网建设。建立全市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总体装机达到100万台。探索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深化智慧住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智慧环保等平台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稳定现行帮扶政策体系,抓好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帮扶,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61个集中安置点的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抓产业振兴,深入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农村牧区发展食品加工、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金融机构对农村牧区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引进规模大、渠道多、辐射广的营销企业,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造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公路337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场站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23个;绿化美化示范村34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户厕8000户以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对74个嘎查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三是统筹市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以新都市区为中心的城市新组团,完善新都市区核心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都市区第一小学、奥运冰雪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加快市档案馆、富力凯悦酒店等项目建设,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力争将新都市区打造成为智慧城市样板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沿黄区域建设,实施希望大道等6条道路建设工程,推动小白河文旅项目落地,构筑沿黄公共空间和景观绿道体系;推动喜桂图新区加速融入主城区;加快北梁腾空区2.3平方公里古城风貌建设,推动乔家金街提档升级和三官庙古民居开发,打造富有地方韵味的古城风貌区和棚改示范区。推进落实《包头市加强山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抓好铁路、公路、电网、供水、供气和通航6大通道建设,加快提升主城区与山北地区在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水平。支持山北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整合山北地区现有资源,规划布局一批风光电能源开发项目,加快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实施山北地区中心镇和建制镇更新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完善文化旅游设施服务功能,重点打造后山文化旅游专线。加强跨区域集团化办学,推进青山区与白云矿区、固阳县,东河区与石拐区,九原区与达茂旗县域教育联盟共建,带动提升山北地区教育水平。支持固阳县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增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包头市山北地区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加快推进国道210线白云鄂博至固阳段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等工程,推动国道110线包头北绕城公路、国道335线白云鄂博至明安镇公路建成通车,启动古城湾黄河大桥通道工程、固阳至东河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实施《包头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落实呼包鄂乌市长联席会确定事项,积极组建呼包鄂乌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理事会和执委会,协同推进“三共三互”工程,建设呼包鄂高铁一小时交通经济圈,进一步增加呼包鄂乌互办事项,打造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带,努力形成经济、民生、社会事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全领域全方位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减碳“十大工程”,加快包钢(集团)公司、包铝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推动20户铁合金企业2.5万千伏安及以下限制类矿热炉设备退出,力争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全部建成绿色园区,全年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绿色设计产品20个,建设2个零碳园区、4个低碳园区。推进煤炭减量化和清洁高效利用,淘汰落后低效高排放煤电机组,推动火电灵活性改造和自备电厂参与调峰。引进一批碳捕集、碳封存利用项目。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20%左右。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抓好22个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发展片区建设。全面推广国内领先的二氧化碳气肥新技术,开展设施农业试点10000亩以上,带动亩均增长15%以上;推动化肥、农药负增长,有效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实行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强化能耗强度标杆引导。加大“两高”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加快推进“两高”行业节能改造,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管理。建设节能交易平台,推进重点碳排放单位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开展交易,大力推广能源托管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工作重心由能耗“双控”逐步转为碳排放“双控”,防止“运动式”减碳。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环保家庭等行动。

二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转型、治气、减煤、控车、抑尘、严管”六项措施,深化工业、扬尘、燃煤、机动车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包钢(集团)公司、亚新隆顺公司等钢铁企业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加快神华煤化工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建设。严格执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相关规定。确保优良天数比例进一步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推进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建设,实施昆河下游河道整治、四道沙河沃土壕段水污染治理等工程,做好雨污管网排查改造,保障主要入黄断面水质逐步提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尾闾排口整改,加快包钢总排废水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城市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再生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创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以更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完善全市污染地块再开发联动监管机制。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做好建制村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年内建成绿色矿山15家。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固阳县49个无主尾矿库和固废堆场整治,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危险废物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问题歼灭战。加快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自治区黄河流域地表水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

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发展机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30万亩以上,实施大青山南坡、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厂矿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1万亩以上;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成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任务40万亩。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高标准推进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五片区”建设,争取将包头黄河湿地列为国家级重要湿地。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强化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狠抓地下水超采治理,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六、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持续巩固扩大改革开放成果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一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抓制度、抓行动、抓服务、抓监督,全力打造全方位深层次一流政务环境、一流法治环境、一流产业生态环境和一流城市环境。围绕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便利化,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全面打造“少好快”一流政务环境。围绕“市场、要素、生态、氛围”四个方面,建设充分有效的市场体系,加强要素保障,提升供应能力,优化产业生态。围绕营商环境评价全国18项、全区20项指标,对标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杭州等标杆城市,聘请国家级咨询机构,定期对各旗县区、有关部门创新营商环境情况进行预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确保实现全区第一、全国一流目标,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优化备案、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容缺受理、一窗受理、自助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代办帮办等事项清单。深化“六减两优”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稳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建立审批运行、审管分离新机制。深化“大综窗”改革,持续完善“全科无差别受理”模式,“一窗”受理率达90%以上。构建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务服务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高效协同。推动300个政务、生活服务应用接入“蒙速办”,力争注册用户突破200万。全面提升各级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造功能更加完备、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规范、智能化程度更高的“1+N+X”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三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进一步推进市直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和转型发展,聚焦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分级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稳步推进剥离办社会工作,抓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收官。加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力度,切实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减负。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部门联合常态化,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编制与绩效结果应用挂钩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打造政银企综合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四是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包银高铁(包头段)建设,协调推进包西高铁(包鄂段)前期工作,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和国家重要口岸物流枢纽。完善满都拉口岸战略发展规划及空间规划,加快铁路物流园区、装车基地和专用线项目建设,推动塔本陶勒盖——杭吉矿运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满都拉口岸由公路运输向集装箱换装转变,全年口岸过货量增长翻一番;启动建设航空口岸国际货运监管场地,增开6个城市航线航班。跟进自治区自贸试验区申报进展,高质量编制好包头片区实施方案。实施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公共平台、海关监管中心、国际快递自动化分拣线项目,力争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加快推进大宗矿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等7条列入自治区铁路“十四五”规划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出台稳定外贸政策,扎实推进《包头市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地落实。结合“一带一路”产业政策,支持包头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精准对接外资企业50户,力争引进落地10户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翻番。

七、坚持人民至上,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是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健全多渠道就业保障机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实施聚包就业专项行动,“点对点”“全方位”保障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落实国家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实施青年就业扩容提质行动,多措并举引导支持开发就业岗位。健全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扶持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创业包头”行动计划,支持驻包高校建设优质创业园,年内新增创业孵化基地、“四众平台”等创业载体30个以上。开展补贴制技能培训5万人(次)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加强农牧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村牧区转移就业20万人以上,通过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工资指导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调整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完善要素分配政策,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水平。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精准实施全民参保扩面工作,新增参保人数4万人。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展商业补充工伤保险保障内容,进一步提升补充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基金监管,严格落实“三个全面取消”,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风险防控工作。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异地就医服务,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完成门诊特殊慢性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社会救助全流程网上审批办理。建立健全保障农牧民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机制。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退役军人网上服务平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群体。强化住房保障,新增发放公租房补贴991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98套,实施棚户区改造681户,改造农村牧区危旧房97户。

三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社区办园模式,公办园占比达到51%以上,普惠率达到93%以上;改善全市70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持续提升“双减”成效;深化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改革,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支持每个旗县区办好1所特色高中;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积极调整和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办学改革;优先保障特殊教育,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启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抓好人口工作,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增加托位供给,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设施。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强现有三级甲等综合、专科医院建设,着力推动医疗集团总医院及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推动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运用“5G+数字化”新技术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等5个信息化项目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体系,力争全市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面达到50%。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规划改造各类健身步道300公里,提档升级10分钟健身圈,升级改造体育公园30处,改扩建高水平滑雪场1处。

四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包头”建设,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确保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完成全市5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30处重点商圈集贸市场等重点路段限时段停车系统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创建,全面铺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巩固好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社区治理,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应急装备研发制造储备基地。毫不松懈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做好鼠疫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突出抓好治重化积、“三率”提升和信访上行防范,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高质量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考核,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原标题: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