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碳市场“冷清”应是虚惊一场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0 10:10:20

  对碳市场规则认识不足、对碳资产管理缺乏经验等因素,让一部分企业在入市交易上选择了“谨言慎行”,这是导致全国碳市场整体不活跃的主因之一。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相关时间节点的到来,碳市场交易将逐步升温。届时市场交易自然会水涨船高,恐怕碳市场想不热都难。

  尽管各方对碳交易前景普遍看好,但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月“高开低走”的现实,还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从单日成交量看,自碳市场上线首日成交410万吨之后,市场成交量就呈现持续走低态势,单日最低成交量仅为6001吨;从月度累计数据看,首月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仅为701.88万吨,累计成交额只有3.55亿元,与此前的市场预期形成了较大落差。

  碳市场整体不活跃,交易量持续走低,是制度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还是实际运行中的“水土不服”?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10年前地方碳市场试点说起。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启动了地方碳市场试点,随着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碳排放权交易陆续上线,我国区域性碳市场建设蹒跚起步。经过10年探索,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设全国碳市场时机成熟。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电力行业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其2162家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就高达45亿吨,以至于有媒体感慨“中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不仅如此,碳市场还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全国碳市场“十年磨一剑”,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碳市场一方面要承担起促进碳减排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市场的调节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进入碳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有机构调查显示,虽然电力行业数据管理扎实准确,具备整体进入碳市场交易的基础,但有很多电力企业是初次接触到碳市场,之前也没有参与过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对碳市场规则认识不足、对碳资产管理缺乏经验等因素,让一部分企业在入市交易上选择了“谨言慎行”,这是导致全国碳市场整体不活跃的主因之一。

  此外,各家企业的碳排放配额目前还只是预分配计划,随着今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到来,企业可较为准确地掌握其免费碳配额是否够用,这将为其下一步参与碳交易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判断。按照规则,在完成配额核定的基础上,碳配额将在今年12月31日进行清缴履约,如不出意料,今年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有望进入交易活跃期。

  由此看来,碳市场目前的“冷清”应该只是虚惊一场,对于这个刚刚“满月”的新事物,市场各方还需保持一定耐心。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相关时间节点的到来,碳市场交易将逐步升温。需要指出的是,“十四五”期间,除了发电行业外,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8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纳入碳市场之中。有机构统计,上述8大行业纳入控排的企业数量将达1万家,届时市场交易自然会水涨船高,恐怕碳市场想不热都难。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从企业逐步扩大到机构投资者及个人,市场的交易品种也会从现货扩展到期货、碳指数等衍生品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碳市场总体规模或将突破1万亿元,这意味着碳交易不仅是促进企业碳减排的直接手段,还将是绿色金融中又一项极具价值的投资选择。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新风口!聚焦个人参与“碳交易”的3种路径!

7月16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首笔交易以16万吨共计790万元交易额成交,成为我国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碳排放配额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
行业要闻2021-08-16

新风口!聚焦个人参与“碳交易”的3种路径!

7月16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首笔交易以16万吨共计790万元交易额成交,成为我国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碳排放配额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
焦点头条2021-08-16

新风口!聚焦个人参与“碳交易”的3种路径!

7月16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首笔交易以16万吨共计790万元交易额成交,成为我国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碳排放配额交易,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
动态2021-08-16

雄安高铁站屋顶光伏达成首笔国际绿色碳交易

7月29日,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与澳大利亚YNIWM公司签署完成《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项目购买协议》,将雄安站屋顶光伏项目的67.5万千瓦时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对方,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
国内新闻2021-08-02

雄安高铁站屋顶光伏达成首笔国际绿色碳交易

7月29日,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与澳大利亚YNIWM公司签署完成《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项目购买协议》,将雄安站屋顶光伏项目的67.5万千瓦时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对方,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
动态2021-08-02

碳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9时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据悉,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
深度阅读2021-07-31

碳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9时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据悉,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
焦点头条2021-07-31

以欧盟为鉴 推演国内碳交易投资路径

导读我们梳理欧盟碳交易定价体系建设&碳市场三阶段改革过程,认为国内碳交易体系仍有较大完善空间,碳价长期走势有望超预期,带来新能源运营、再生资源等投资机会。摘要欧盟碳交易体系经历三阶段改革,实现
垃圾发电2021-07-28

以欧盟为鉴 推演国内碳交易投资路径

导读我们梳理欧盟碳交易定价体系建设&碳市场三阶段改革过程,认为国内碳交易体系仍有较大完善空间,碳价长期走势有望超预期,带来新能源运营、再生资源等投资机会。摘要欧盟碳交易体系经历三阶段改革,实现
焦点头条2021-07-28

以欧盟为鉴 推演国内碳交易投资路径

导读我们梳理欧盟碳交易定价体系建设&碳市场三阶段改革过程,认为国内碳交易体系仍有较大完善空间,碳价长期走势有望超预期,带来新能源运营、再生资源等投资机会。摘要欧盟碳交易体系经历三阶段改革,实现
政策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