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能源跨区输送大动脉 助力上海绿色发展

2016-03-11 来源:国家电网报

  近几年,特高压发展提速。2010年,上海迎来第一条特高压线路。特高压给上海带来了什么?

  跨区送电应运而生

  上海是中国电力事业发祥地。在很长一个时期,上海电力供应基本模式为就地平衡。然而,随着城市变革和经济发展步子越迈越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发电、用电就地平衡模式的不足越来越明显。

  上海没有水力资源,大规模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上海及周边地区并不盛产煤炭,发电用煤主要靠水路运输。由于运输通道能力有限,运煤压力越来越大,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受水路运输限制,上海电厂基本沿苏州河、黄浦江而建。但城市用地紧张之后,这些黄金水道两岸很难再有大幅地块用于建设大型电厂。此外,上海电网有巨大峰谷差问题。2013年8月7日,上海创下2940万千瓦最高负荷,然而当天最低负荷仅1850万千瓦,峰谷差达1090万千瓦。为应对持续时间很短的最高负荷而大量兴建电厂,显然不符合经济发电的要求。

  综合上述原因,上海面临既建不了也不能建电厂的问题。怎么办?一个答案呼之欲出——外来电。于是,要谈第二个关键词——区域平衡。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电网便有了第一条500千伏线路——(瓶)窑南(桥)线。通过这条线路,安徽省淮南市洛河电厂向上海提供电源。1989年,葛洲坝水电站工程建设完毕,葛沪直流成为全国第一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华中、华东联网。之后20多年里,王南线、葛南线、王桥线等500千伏输电线路将上海电网同外部电网连起来,使外来电顺利落户。对于上海来说,有了500千伏电网作支撑,是否一定要建设特高压?

  随着“十一五”“十二五”时期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内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发展迅猛,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板块之一。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用电负荷猛增。2013年,华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2.085亿千瓦,比上年最高负荷增长12.7%,以往用电华东保上海的局面逐渐难以维系。甚至华东电网难以应对自身用电量节节攀升的局面。于是,跨区送电应运而生。

  大幅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

  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成为首条向上海供电的特高压线路。该工程全长1907千米,将四川清洁水电送至上海。向上特高压工程投运三年后,世界首个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皖电东送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

  2013年4月16日,向上特高压工程640万千瓦满负荷试验圆满完成。这不仅大幅保障了2013年及今后迎峰度夏期间上海安全可靠用电,而且使上海真正成为“绿电城市”。

  皖电东送工程远期输送能力将达900万至1000万千瓦,年送电量约500亿千瓦,相当于为上海新建6座百万千瓦级火电站。按照2013年上海电网历史最高用电负荷2940万千瓦计算,皖电东送工程输送的电能可满足上海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不仅如此,2014年6月,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成为第三条进驻上海的特高压线路。该线路全长780千米,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计划2016年年底建成投运。工程建成后,上海电网将通过南、北两个特高压通道获得外部清洁能源和电力,可满足远景上海用电需求。同时,将进一步发挥现有皖电东送交流特高压通道的送电潜力,大幅提高上海电网的安全性和运行灵活性。

  消除“心肺之患”根本之策

  在上海,2013年、2014年六成以上时间出现了雾霾天气,申城发展、民生、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对上海而言,实行“上大压小”,关闭一大批电厂,将输煤转化为输电,减少地区燃煤是降低城市污染的首选做法。向上特高压工程带来的是四川清洁水电,皖电东送工程则实现“煤从远方来,电从空中走”。在仍无法完全摒弃煤电的时间段内,特高压将为雾霾严重的上海减轻环境压力。

  2014年11月4日,“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京召开。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标志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一项能源基础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更是一项绿色能源工程,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消除“心肺之患”的根本之策。上海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但一次能源匮乏,亟须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扩大上海外受电规模,满足上海未来用电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未来,特高压电网作为能源跨区输送大动脉,将把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的清洁能源送到申城的千家万户。

 

      关键词: 特高压,能源跨区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