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氢能源概念股: 谁在“蹭热点”?谁能抢食万亿元市场?

  氢能布局开启竞赛

  产业万亿元市场可期

  实际上,除了蹭热点的上市公司,也有不少公司早就开始布局氢能。

  滨化股份是国内较早涉足氢能源的企业之一。2017年9月25日,滨化股份与北京亿华通合资成立山东滨华氢能源,开始发力氢能源产业该公司主营动力氢能的制备、储运等全产业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据了解,滨化股份控股子公司滨华氢能源投建的氢能源项目已顺利打通全部流程,并于2019年5月8日将精制氢气第一次充入长管车内。后续公司将不断对装置进行调整优化,逐步实现项目达产达标。

  “氢气是公司原有业务的副产品,此前一般用来生产双氧水、片碱,剩余部分放空。建设氢能源项目之后,公司对将对氢气压缩、净化,脱除杂质后达到动力氢的质量标准,再运输到加氢站为燃料电池车加注清洁燃料。”滨化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一期实现氢气充装量 1000Nm3/h,二期可再增加氢气充装量 12000Nm3/h。试车成功,验证了工艺的合理性,二期项目将根据一期运转情况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择期实施。

  除了直接投资氢能项目进入这个领域,也有不少传统企业通过控股氢能有关公司来进行转型。

  5月27日,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德威集团同意将其目前持有的德威新材不少于2.51亿股股份(下称标的股份)转让给陕煤集团,转让完成后,陕煤集团持有德威新材的比例不低于25%。此外,双方约定,此次交易价格将以未来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对于陕煤集团入主的原因,公告显示,根据陕煤集团“十三五”规划,陕煤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陕煤集团将以煤炭化工为基础,清洁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利用为主导,多元创新协同发展。

  而需要一提的是,德威新材布局氢能已久。入主德威新材后也意味着,陕煤集团开始在氢能领域发力。

  据了解,早在2016年,德威新材与新源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燃料电池市场。2017年收购美国燃料电池公司(USFC),将80kw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引入国内,为我国中重卡市场提供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

  去年12月份,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德威明兴以自有资金在湖南株洲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德威蓝色动力有限公司。

  德威明兴总经理杜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开始,德威新材主要精力就围绕消化吸收国产化这条路。”他还表示,“年内会完成株洲厂房改造建设和生产线建设,从明年开始投产。此外,公司年内可能还会在江浙地区再建立第二个工厂,以使得我们的布局一个在华中,一个在华南”。

  杜尧还认为,2019年的氢燃料电池发展情况和十年前的锂电池比较像,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起来,要靠众人推,技术也需要去分别验证。

  在此轮上市公司争相布局氢能的竞赛中,美锦能源不论是股价,还是从实质动作,都走在了前面。

  美锦能源2016年底进入氢能燃料电池产业,收购飞驰汽车51.2%股权,同时控鸿基创能。公司2019年增资收购10%国鸿氢能的股份。公司目前主要在大湾区实施产业布局,另外在长三角、山东、山西也进行了布局。

  据了解,目前,美锦能源在佛山和云浮有2个加氢站,在山西目前打算布局65个加气站改的加氢站。

  5月27日,美锦能源旗下飞驰汽车参与的马来西亚沙捞越政府推广的氢能源发展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马来西亚首座综合制氢厂及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启动仪式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顺利举行,由佛山飞驰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功出口海外并正式投入使用。

  不论是民企还是央企都在抢食氢能市场这块大蛋糕。

  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在今年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石化已经在布局氢能产业,对氢燃料电池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显示,2020年-2030年氢能源产业链目标市场空间将分别达3000亿元-10000亿元,能源形式利用氢规模将分别达到720亿立方米/年和1000亿立方米/年。

  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氢站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高,后期收益慢,单个产业和个体企业恐怕难以独立承担。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壁垒远高于充电桩,政策补贴力度也更大。因此,中短期内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有望率先脱颖而出。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区块链, 氢能源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起底氢能源概念股: 谁在“蹭热点”?谁能抢食万亿元市场?

作者:李春莲 赵彬彬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证券日报

  氢能布局开启竞赛

  产业万亿元市场可期

  实际上,除了蹭热点的上市公司,也有不少公司早就开始布局氢能。

  滨化股份是国内较早涉足氢能源的企业之一。2017年9月25日,滨化股份与北京亿华通合资成立山东滨华氢能源,开始发力氢能源产业该公司主营动力氢能的制备、储运等全产业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据了解,滨化股份控股子公司滨华氢能源投建的氢能源项目已顺利打通全部流程,并于2019年5月8日将精制氢气第一次充入长管车内。后续公司将不断对装置进行调整优化,逐步实现项目达产达标。

  “氢气是公司原有业务的副产品,此前一般用来生产双氧水、片碱,剩余部分放空。建设氢能源项目之后,公司对将对氢气压缩、净化,脱除杂质后达到动力氢的质量标准,再运输到加氢站为燃料电池车加注清洁燃料。”滨化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一期实现氢气充装量 1000Nm3/h,二期可再增加氢气充装量 12000Nm3/h。试车成功,验证了工艺的合理性,二期项目将根据一期运转情况及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择期实施。

  除了直接投资氢能项目进入这个领域,也有不少传统企业通过控股氢能有关公司来进行转型。

  5月27日,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德威集团同意将其目前持有的德威新材不少于2.51亿股股份(下称标的股份)转让给陕煤集团,转让完成后,陕煤集团持有德威新材的比例不低于25%。此外,双方约定,此次交易价格将以未来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对于陕煤集团入主的原因,公告显示,根据陕煤集团“十三五”规划,陕煤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陕煤集团将以煤炭化工为基础,清洁能源和新材料开发利用为主导,多元创新协同发展。

  而需要一提的是,德威新材布局氢能已久。入主德威新材后也意味着,陕煤集团开始在氢能领域发力。

  据了解,早在2016年,德威新材与新源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燃料电池市场。2017年收购美国燃料电池公司(USFC),将80kw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引入国内,为我国中重卡市场提供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

  去年12月份,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德威明兴以自有资金在湖南株洲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德威蓝色动力有限公司。

  德威明兴总经理杜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8年开始,德威新材主要精力就围绕消化吸收国产化这条路。”他还表示,“年内会完成株洲厂房改造建设和生产线建设,从明年开始投产。此外,公司年内可能还会在江浙地区再建立第二个工厂,以使得我们的布局一个在华中,一个在华南”。

  杜尧还认为,2019年的氢燃料电池发展情况和十年前的锂电池比较像,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起来,要靠众人推,技术也需要去分别验证。

  在此轮上市公司争相布局氢能的竞赛中,美锦能源不论是股价,还是从实质动作,都走在了前面。

  美锦能源2016年底进入氢能燃料电池产业,收购飞驰汽车51.2%股权,同时控鸿基创能。公司2019年增资收购10%国鸿氢能的股份。公司目前主要在大湾区实施产业布局,另外在长三角、山东、山西也进行了布局。

  据了解,目前,美锦能源在佛山和云浮有2个加氢站,在山西目前打算布局65个加气站改的加氢站。

  5月27日,美锦能源旗下飞驰汽车参与的马来西亚沙捞越政府推广的氢能源发展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马来西亚首座综合制氢厂及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启动仪式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顺利举行,由佛山飞驰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功出口海外并正式投入使用。

  不论是民企还是央企都在抢食氢能市场这块大蛋糕。

  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在今年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石化已经在布局氢能产业,对氢燃料电池也做了相关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显示,2020年-2030年氢能源产业链目标市场空间将分别达3000亿元-10000亿元,能源形式利用氢规模将分别达到720亿立方米/年和1000亿立方米/年。

  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氢站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高,后期收益慢,单个产业和个体企业恐怕难以独立承担。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壁垒远高于充电桩,政策补贴力度也更大。因此,中短期内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有望率先脱颖而出。

      关键词:电力, 氢能源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