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绿碳背景下的“氢”机遇:烟台将探索建设国际氢能贸易港

齐鲁壹点发布时间:2024-05-24 10:30:25  作者:闫丽君

  氢动新经济,氢启新未来。5月21日,2024中日氢能源产业合作交流会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召开。15家日本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以上负责人,日本涉氢能源综合商社及机构、国内氢能领域央企国企、知名民营企业代表及专家等百余人齐聚烟台,共话氢能源产业合作愿景。

  从会上获悉,烟台将积极探索建设国际氢能贸易港,预计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氢能关键材料、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烟台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发展氢能国际贸易

  带动氢能产业集聚

  作为日本企业“烟台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中日氢能源产业合作交流会吸引了日本知名企业代表、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氢能领域央国企、民企代表等的关注,大家围绕氢能源合作领域,探索合作机遇,共话合作共识。

  会上发布了国际氢能贸易港战略研究报告。据悉,烟台市将抢抓氢能产业赛道,积极探索建设国际氢能贸易港。

  “烟台市是山东省重要的港口城市,具有港口条件良好、国际合作突出、产业基础扎实、氢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等优势,建议烟台积极探索建设“氢能贸易港”,助力中国乃至国际氢能产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资源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美燕在发布国际氢能贸易港战略研究报告时建议,烟台可以发挥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按照“一核两翼”空间,“制氢、储运氢、用氢”产业体系和“1114”发展路径,打造国际氢能贸易港,形成国际氢基产品交易和贸易中心、氢能出口-转口基地。

  据介绍,氢能国际贸易港的产业功能要实现“以贸促产,产城融合,辐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通过发展氢能国际贸易,进一步带动氢能产业集聚。延伸发展氢能及氢基产品的国际贸易、金融、物流、交易,反哺“制、储、运、加、用”等制造、应用环节的快速发展。

  “烟台港组织编制并发布《山东港口烟台港绿色低碳港口专项规划》,提出了建设绿色低碳港口“1+3+5+8+N”的总体架构和具体实施路径,目前已在氢能源布局了重点项目:推动港口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建设等。”山东港口烟台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薛宝龙在交流发言时表示,在国际氢能贸易港建设方面,烟台港各港区均可满足氢气及其相关合成产品的进出口中转和仓储作业需求,可以与合作伙伴深入探讨,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开展氢能源装卸、仓储、国际中转等业务。

  既有布局也有“龙头”

  做国际氢能合作“示范”

  烟台为什么要聚焦氢能,布局国际贸易港?

  氢能是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在全球碳中和潮流下,氢能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有望很快成为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刘美燕分析认为,面对全球氢能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时伴随地理区域之间的清洁氢生产成本差异逐渐变大,低成本氢生产能力过剩的国家和需要进口的国家之间出现了贸易机会。

  而烟台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制定出台《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目前,形成了“一核两翼四基地”的氢能空间布局。一核,即以烟台市城区为空间载体,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黄渤海新区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3个功能区。两翼,以黄海丁字湾沿岸、渤海莱州湾沿岸为两翼,陆海联动、双向拓展构建全市沿海氢能产业经济带,对接胶东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四基地,形成黄渤海新区为主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海阳、莱州市为主的绿氢生产基地、莱阳市为主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及利用基地、烟台市城区为主的氢能创新应用基地。

  在产业基础方面,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居山东省首位,拥有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吨级接卸能力LNG基地和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烟台正立足基础优势,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保障。

  且在制氢、储运、应用领域均拥有较强实力,集聚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制氢方面,烟台拥有行业龙头中集来福士;氢储运方面,烟台拥有泰和新材、冰轮环境等固态储氢、高压储氢、氢能用压缩机领域行业龙头企业;此外,还拥有东德实业、法国液化空气、明炬气体等从压缩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制造、特种气体运输的知名企业。

  烟台还是山东省重要的港口城市,烟台港地处山东半岛北端,扼渤海湾入口,邻国际主航道,背靠京津鲁冀经济发达区域,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占据东北亚国际经济圈核心地带,已经构建起原油、液体化学品、集装箱中转等现代化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具备开展氢、氢基产品的多方位能力和基础。

  “烟台市有能力、有需求、有责任、有担当,打造‘国际氢能贸易港’,为国际氢能合作形成示范。”刘美燕认为,烟台市要抢抓氢能产业赛道,建设国际氢能贸易港,实现以贸促产、以产促贸、港产城融合发展,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氢能贸易、产业、技术、标准合作,贡献烟台力量。

  氢能供应链和联合体项目分别签约

  预计到2030年“氢产业”将超300亿元

  当前,烟台市站在万亿城市新起点,全市上下正以新时代创业者的拼搏姿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朝着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挺进。奋进新征程,氢能源是烟台市重点突破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到2025年,烟台将初步形成高质量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部件及装备研制特色产业集聚区,建成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氢能关键材料、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烟台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此次交流会上,中日绿色氢能供应链项目、中日氢能源产业联合体项目分别签约。 其中,莱州市政府、国电投山东能源、裕光能源、中国国际经济咨询、上海陕耀新能源共同签约中日绿色氢能供应链项目,烟台能源投资发展集团、万华化学、裕龙石化、烟台港集团、中集来福士、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签约中日氢能源产业联合体项目。

  这是烟台围绕氢能产业发展拓展国际合作的有益尝试。

  烟台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交流交往源远流长,两地交流合作硕果累累,烟台是山东省内对日合作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利用日资规模和对日经贸额,均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已集聚了丰田汽车、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永旺、住友商事等15家日本世界500强企业,厚木袜业、矢崎、荏原冷热、日冷等一批跨国公司在烟台投资兴业;2023年烟台与日本实现进出口407.8亿元人民币。

  “日本政府2023年6月修订了2017年制定的《氢能基本战略》,包括到2040年引进1200万吨氢气,到2030年在日本和国外引进15GW水电解装置等目标,并明确提出,为了提高氢能产业的竞争力,未来将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将在日本国内外推进日本核心氢能技术在氢能相关事业中的应用。”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北京事务所代表梁骁在主旨演讲时提到。

  “当前,烟台正依托大化工、大港口、新能源优势,全力打造绿氢产业发展新高地,特别是烟台市政府为氢能源技术的引入和生产制定了非常好的政策。而日本在氢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具有非常好的科研和应用经验,我相信,只要双方相互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努力,一定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进步,造福两国人民。”福建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中国前驻大阪总领事李天然认为。

  “作为日本最大的公立技术研发机构,NEDO肩负促进能源、环境和产业技术的研发以及技术推广普及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氢能方面,中日两国合作前景广阔,日本在燃料电池汽车、70兆帕加氢站和固定式燃料电池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如果中日两国能够在这些技术方面取得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的商业合作。”对未来双方合作,梁骁充满了期待。

  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则表示,每次来烟台,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明显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对烟台的政策、投资环境及未来规划充满了信心,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松下电器希望能在氢能源和构筑未来能源城市康养等方面在烟台寻找合作机会。

  齐鲁壹点 闫丽君 烟台报道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