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清的能量——记贵州电网公司遵义绥阳供电局苏远清

发布时间:2017-04-11   来源:南方电网报

  3月10日,在贵州省绥阳县郑场镇伞水村,驻村第一书记苏远清手里拿着人工培育菌丝长出来的香菇成品。  (王仁磊 摄)

 

  无论是在工作的贵州电网公司遵义绥阳供电局,还是扶贫驻村的郑场镇伞水村,苏远清的名号都是响当当的。在同事们的眼中,老苏人好,点子也多;在乡亲们看来,苏书记总是走乡串户的,可没少来给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已年逾半百的苏远清,大部分时间只做了两项职业,一是村干部,一是供电所所长。两个都是小官儿,但接触他的人都说,他当小官“当得有智慧”——从不摆官架子,却懂得把好的套路吸收运用。

  “我在青杠塘当所长的时候,管理上在全县条件相当的所里,绝对数一数二。”对于自己的成绩,苏远清毫不谦虚。

  他曾经带过的年轻人,如今已独当一面,成为绥阳供电局的骨干。这些人念着他的好,也沿着他的路子继续往前走。

  良好口碑

  把好品行带到电力岗位上

  3月,绥阳供电局收到一封联名信。信来自苏远清所驻的伞水村村委会,内容除了对苏远清驻村工作的肯定与褒奖,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在两年期即将满后继续留任。信尾,约30位村干、村民落款签名。

  在过去的两年里,苏远清无疑已经成为这座省级贫困村的最受欢迎的人。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个名号,干得好与不好,全在百姓心里。

  “你走在村里随便碰到一个人,问知不知道老苏的,我肯定他(她)知道。我敢打这个赌,赌注随便你说。”绥阳供电局党总支副书记郭航底气十足。

  村里76岁的老人包安贵对老苏非常熟悉。老人住在矮坡上,老苏每次走访,都在坡下先喊话。老人一听声音便回应:“书记来了,快进屋。”

  包安贵的房子是几十年的土坯房,每逢雨天便漏水。为了给包安贵建新房,苏远清走访数十次,总算解决了问题。临行前,记者问他到底走访了多少次,苏远清说,30次是有的。包安贵立即插嘴:“起码40次。”

  对于农村,对于农村人,苏远清是有感情的。

  1964年,苏远清出生在绥阳县青杠塘镇竹林村。幼年家贫,他念完初一后辍学,早早学个兽医谋生。当时当地,那是个备受尊敬的职业。村里的养殖户碰上牲畜染病,都会找兽医来看看。“毕竟,卖一头成年牛的钱,可能就是一户人家大半年的生活来源呢。”

  苏远清在村里还有几个同行,但“他们做得都没我好”,苏远清的眼神中露出自信。村里每次闹瘟疫,牛羊成群死亡,治愈的比例难以提高。苦读医书后,苏远清开先例使用西医疗法,“给牲畜打针”,治愈比例大幅提升。

  名医的“神技”在村里口口相传。并且,对于家境尤为困难的村民,苏远清常常减免医疗费用。良好的口碑,让22岁的苏远清,成了村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村主任,两年后又兼任村支书。

  在村民余红易的记忆里,年轻时的苏远清,总是独自搬个矮板凳坐在门口,膝盖枕着一本书仔细翻阅的模样。“爱学习,悟性高,也很大胆。”余红易如此评价苏远清的品性。

  这些品性,也被带到他后来从事的电力岗位上。

  1998年,苏远清开始任青杠塘电管站(供电所前身)站长。他说,自己当时对电力一无所知,兴趣也不大,完全是被镇上领导“逼上梁山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一边到附近的郑场镇学习先进电力经验技术,一边抱着十多公分厚的书“一点点啃”,慢慢竟也发现其中的趣味来。

  2000年前后,绥阳开展首轮农网改造,试图改变原本小水电电压低、价格高的窘境。然而,装表入户的措施却遭到很多村民的抗拒,“任凭怎么讲国家政策,讲实际作用,效果都不好。”苏远清思来想去,决定打通熟人关系,先从亲朋好友处入手。

  在说服岳父安装电表的过程中,他苦口婆心地谈了大半天。起先怎么讲道理都讲不通,岳父反倒被惹急了,说不光自己不装表,还让村里都不装。无奈之下,苏远清只好搬出老婆来。“我说岳父,你要是不装表,我工作就做不下去,只能卷铺盖走人回家种地了,你女儿跟着我也受苦。”岳父沉默良久,才勉强答应。后来,同事们都举一反三,借鉴起苏远清的经验来,户表安装工作才得以逐步完成。

  身体力行

  有些事要带着、督着干

  驻村的日子里,每周一的清晨,经过村委会的路人都会看到苏远清拿着扫帚打扫前坪。不爱睡懒觉的习惯,大约从他刚做青杠塘电管站站长时就有了。

  那时,他管着一批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每天天蒙蒙亮,老苏就敲响员工宿舍的门,永远都是那句话,“起床了,进村巡线去。”

  “要是你不起来,他就在外面喊个不停。你哪怕睡也睡不痛快。”绥阳供电局城区供电所所长余应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我是有怨气的,大冷天7点,大热天5点多就起来,可把我们整惨了。”

  尤其碰上凌晨线路故障的状况,苏远清起来得更早。“得知消息后,他整晚都睡不着。”余应忠的言辞极为肯定。

  气归气,大家对于苏远清还是非常敬服的。因为他身体力行,什么事情都抢着做。无论是抬电杆、抄表收费的重活累活,还是与质朴而狡黠的村民打交道费脑子的活,他都不会摆领导架子,只动动嘴皮子。

  2003年冬,大雪普降绥阳。雪后的一天,苏远清带着几名下属到位于高寒山地的太白镇,挨家挨户劝说村民进行户表安装,其海拔高度比县内平均数上升近400米,一群人吃过早饭走到下午才到一户村民家中落脚。村民知道供电所员工到访的缘故,不愿装表,便打了个马虎眼,先招待着生好火让员工们坐在沙发上烤着取暖,然后借口去厨房拿土豆偷偷溜走。员工们爬山过于疲累,靠着沙发一会儿功夫就睡着了,一觉醒来才发现主人已经不见了。

  “工作就是这么难做啊,但也只能一户户去磨。”跟着苏远清连续走了太白镇一个月,做通大量村民工作过程中,余应忠收获很大。后来村民们都知道农网改造的好处,碰到苏远清就愿意请到家杀鸡吃饭,不过老苏一一拒绝。

  做基层工作,与百姓打交道,苏远清的确有一套。

  伞水村扶贫期间,为了发展食用菌这一支柱产业,村委会联系到从外地返乡投资的商家。商家很迫切希望发展产业经济,但许多村民却不愿意流转土地。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经常吃闭门羹。村民们担心的问题是,一旦流转土地,而食用菌发展不善,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

  苏远清又开始“软磨硬泡”,耐心地跟村民算起细致的经济账,让大家动了心:一亩地种植水稻,年产谷子1000斤左右,收入1000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每年还不到1000元。如果这亩地出租给商家种植食用菌,商家将根据协议请村民从事种植劳务,费用为每人每天约80元,一个月按15天算收入就破千了。由于菌子周期极短,全年大多数时间均可种植,每人年收入粗略估算过万。

  “他的耐性比我好多了。”在伞水村委会一同共事的廖中华对苏远清深表钦佩。

[1] [2] [下一页]

      关键词:区块链, 绥阳供电局
相关新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